停职属于什么处分

普法百科2小时前1
法律解析:

停职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行政处分,而是一种临时性、预防性措施。

在不同场景下,停职有着不同的情况和性质。

在行政机关体系中,行政处分主要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停职并不在这些法定的行政处分种类之列。它往往是在对公务员进行调查、审查期间,为了保证调查工作顺利进行,避免其继续履行职务可能带来不良影响而采取的措施。例如,当公务员涉嫌严重违法违纪行为,其工作状态可能会干扰调查,或者其继续履职可能会对公共利益造成进一步损害时,就可能会被停职。停职期间,该公务员的职务暂时被中止,但人事关系等依然保留。

在企业中,停职同样不是一种正式的处罚形式。企业基于自身的管理需要,在员工存在某些问题,如涉嫌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正在接受内部调查等情况下,可能会对员工采取停职措施。停职期间,员工通常会被要求暂停工作,但劳动关系并未解除。企业采取停职措施需要有合理的依据和遵循一定的程序,否则可能会面临劳动纠纷。比如,企业不能随意以莫须有的罪名对员工进行停职,必须有初步的证据表明员工存在问题。

在司法领域,对于法官、检察官等司法人员,如果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可能影响公正司法等情形,也可能会被停职。这也是为了保障司法程序的公正、严肃进行,防止不当行为继续发生。停职只是阶段性的安排,后续会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可能是恢复职务,也可能是给予正式的处分等。总之,停职是一种临时的、具有预防性的举措,并非正式的、法定的处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七条

政务处分的种类为:

(一)警告;

(二)记过;

(三)记大过;

(四)降级;

(五)撤职;

(六)开除。

第八条

政务处分的期间为:

(一)警告,六个月;

(二)记过,十二个月;

(三)记大过,十八个月;

(四)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政务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政务处分期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

分享举报
劳动合同在哪里领
« 上一篇2小时前
最高法劳动合同司法解释
下一篇 »2小时前
×
15
2025 09

停职属于什么处分

法律解析: 停职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行政处分,而是一种临时性、预防性措施。 在不同场景下,停职有着不同的情...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