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违法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普法百科22秒前1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违法需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等多种法律责任。民事责任主要是对劳动者进行赔偿等;行政责任包括警告、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若构成犯罪则要承担刑事责任。

一、民事法律责任

1. 支付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及金: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要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2. 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或者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等情形,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百分之二十五的赔偿费用。

二、行政法律责任

1. 警告:用人单位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或者未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护设施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警告。

2. 罚款: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用人单位违反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3. 吊销营业执照: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或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劳动者,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三、刑事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以限制人身自由方法强迫职工劳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用人单位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分享举报
五险离职后怎么办
« 上一篇23秒前
外地人在北京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
下一篇 »21秒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