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的基数怎么算

法律解析:

五险一金的基数一般是根据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来确定,新入职员工以首月全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各地会规定缴费基数的上下限,若职工工资收入超过上限则按上限缴费,低于下限则按下限缴费。

五险一金缴费基数的计算基础通常是职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这里的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计算公式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 = 上一年度工资总额 ÷ 12 个月。例如,某职工上一年度工资总额为 12 万元,那么其月平均工资就是 120000 ÷ 12 = 10000 元,这个 10000 元就可能成为该职工当年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

对于新参加工作的职工,以其入职首月全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比如,小李新入职一家公司,首月工资为 5000 元,那么这 5000 元就作为他社保和公积金的缴费基数。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都会设定缴费基数的上下限。上限一般是当地上一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 300%,下限通常是当地上一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 60%。这是为了保障低收入职工的权益以及防止高收入人群过度避税等情况。

如果职工的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一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 300%,则以当地平均工资的 300%作为缴费基数。例如,当地上一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 5000 元,其 300%就是 15000 元,若某职工工资为 20000 元,那么他的五险一金缴费基数就是 15000 元。

反之,如果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 60%,则以当地平均工资的 60%作为缴费基数。比如当地平均工资为 5000 元,60%就是 3000 元,若某职工工资为 2500 元,其缴费基数就按 3000 元计算。

法律依据: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提取、使用、管理和监督。

本条例所称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分享举报
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属于工伤吗
« 上一篇1秒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