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险一金是什么?比五险一金多的一险到底值不值?
“六险一金”这个词最近越来越火,很多打工人一听就懵:“五险一金我都还没搞明白,怎么又冒出来个六险一金?” 这多出来的“一险”可不是随便加的,它直接关系到你的健康和钱包!今天就用大白话给你拆解清楚,看完...
五险一金缴费基数一般是根据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来确定,各地会规定缴费基数的上下限,若职工工资高于上限则按上限缴纳,低于下限则按下限缴纳,在上下限之间则按实际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的确定依据: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主要参考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这里的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例如,一位职工在过去一年里,每月的基本工资是5000元,还有一些奖金和补贴,全年的工资总收入为72000元,那么其月平均工资就是72000÷12 = 6000元,这个6000元就可能作为其下一年度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上下限的规定:各地社保部门会根据当地上一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确定缴费基数的上下限。上限通常为当地上一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300%,下限一般为当地上一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比如,某地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000元,那么缴费基数上限就是5000×300% = 15000元,下限就是5000×60% = 3000元。如果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2000元,低于下限3000元,那么就按照3000元作为缴费基数;若职工月平均工资是20000元,高于上限15000元,就按照15000元作为缴费基数;若职工月平均工资是8000元,处于上下限之间,就按8000元作为缴费基数。
新入职员工缴费基数:对于新入职的员工,一般以其首月全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如果首月工资收入无法确定,通常会按照当地社保部门规定的最低缴费基数来缴纳。
缴费基数的调整时间:缴费基数并非一成不变,通常每年会进行一次调整,调整时间各地有所不同,大部分地区是在每年的7月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平均工资的变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提取、使用、管理和监督。
本条例所称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统称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法律解析: 五险一金缴费基数一般是根据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来确定,各地会规定缴费基数的上下限,若职工工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