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盖章盖在什么位置才有效?
劳动合同盖章并没有严格法律规定的固定位置,通常盖在合同末尾用人单位名称处、骑缝处,只要能清晰体现用人单位主体信息、证明合同的完整性与连贯性,且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一般都是有效的。
在实际操作中,劳动合同盖章主要有两个常见位置。首先是合同末尾用人单位名称处。这是最为常见的盖章位置。当劳动合同文本撰写完毕,双方协商一致后,用人单位会在合同最后落款处,通常是标明“用人单位(盖章)”的地方加盖公章或合同专用章。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明确该合同是经过用人单位认可的,盖章代表着用人单位对合同内容的确认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例如,在一份普通的劳动合同中,合同结尾会有专门留出的空白处,旁边标注“用人单位(盖章)”,企业就会在此加盖印章,同时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以完成合同的签署流程。
其次是骑缝处。骑缝章是指在多页合同上,将印章盖在每一页的边缘,使印章的一部分在每一页上都有显示。加盖骑缝章的作用是防止合同被篡改或换页。因为如果合同被拆开、换页,骑缝章就无法完整对接。比如一份劳动合同有5页,在加盖骑缝章后,每一页都有印章的痕迹,且拼接起来是一个完整的印章图案。即使有一方试图更换其中某一页,也会因为骑缝章的不完整而被发现。
需要注意的是,盖章只是合同生效的一个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也就是说,除了盖章,还需要劳动者签字,并且合同内容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等,这样的劳动合同才是合法有效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