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加强逾期贷款催收力度?催收不力怎么办?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专业律师朋友,今天咱们聊聊一个让很多金融机构和个人头疼的话题——逾期贷款催收力度,你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借出去的钱迟迟收不回来,或者作为借款人,突然被催收电话轰炸,搞得心烦意乱,逾...
话说回来,谁也不想遇到逾期的事儿,但生意场上,资金往来是常事;个人之间,偶尔救急周转也难免,可一旦真的发生逾期,作为债权人,心里那叫一个着急,这钱要不回来,不仅影响自己的资金周转,甚至可能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经营,这时候,“催收”就成了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催收可不是简单地打几个电话、上门堵人那么简单,咱们得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事,既要把钱尽可能收回来,又不能因为催收方式不当,把自己给搭进去,那就太不划算了。“加强催收力度”的核心,在于“合法”和“有效”这两个词。

具体该怎么做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先把情况摸清楚!
“有理有据,先礼后兵”——主动、及时、有策略地沟通!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考虑委托专业机构或律师!
“法律是最后的盾牌”——果断采取法律手段!
咱们来举个例子,就叫它“某建材公司诉李某拖欠货款案”吧。
案情简介:某建材公司(原告)向个体包工头李某(被告)供应了一批建筑材料,总货款50万元,双方签订了购销合同,约定了付款时间和逾期付款违约金,李某收到材料后,仅支付了20万元,剩余30万元一直拖欠不付,逾期已达半年,建材公司多次电话、微信催收,李某要么不接电话,要么就说“再等等,甲方还没给我钱”。
催收过程与结果:建材公司眼看自行催收无望,找到了我们律师团队,我们首先协助公司整理了所有证据:购销合同、送货单(有李某签字)、银行转账记录、催款微信聊天记录等,我们向李某发出了《律师函》,阐明了事实、法律依据以及拒不还款的法律后果,并限其7日内付清款项。 李某收到律师函后,态度有所松动,主动联系了建材公司,表示愿意还款,但希望分期,我们协助建材公司与李某进行了谈判,最终达成了一个新的还款协议,并由律师起草,双方签字确认,协议约定了每期还款金额、时间以及若再次逾期将立即启动诉讼程序并追究全部违约责任。 幸运的是,李某在新协议签订后,虽然偶有拖延,但最终还是在一年内将剩余30万元及部分违约金付清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
关于逾期贷款催收,咱们国家的法律是有明确规定的,这里给大家链接几个核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简单说,借钱不还就是违约,就得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逾期返还借款的责任】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不仅要还本,还要付息,逾期了还有逾期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一条 【支付令申请】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一)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的; (二)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的。 申请书应当写明请求给付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的数量和所根据的事实、证据。 (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支付令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 【法院有权采取执行措施】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这是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力。)
各位朋友,说到底,加强逾期贷款的催收,核心在于“合法”和“高效”。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如果你正在为逾期贷款的事情烦恼,不妨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的催收方式是否需要调整,必要时,一定要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让他们为你量身定制最合适的方案。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有什么具体问题,欢迎大家继续交流,咱们下期再见!
贷款逾期收不回?如何合法有效地加强催收力度?,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话说回来,谁也不想遇到逾期的事儿,但生意场上,资金往来是常事;个人之间,偶尔救急周转也难免,可一旦真的发生逾期...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