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的老赖横行?教你三招反制,让他主动上门还钱!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开口借五千,说好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转头就把你拉黑;亲戚张口借两万应急,承诺年底结清,可一拖就是三年,电话不接、微信不回,见面装傻充愣……更气人的是,对方日子过得风生水...
你说气不气?朋友张口借五千,说好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一拖就是半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见面装失忆,活生生把“欠债还钱”演成了“人间蒸发”,更离谱的是,这种事儿还不算少——熟人借钱最怕遇到“老赖”,讲情面吧,自己吃亏;翻脸吧,又怕伤和气,那到底该咋办?别急,今天我这个干了十几年民商事纠纷的律师,给你支几招实实在在的“治赖术”。
先说一句大实话:对付老赖,光靠催是没用的,得动真格的。但动真格不等于去堵门、泼油漆、发朋友圈骂人——那叫违法,搞不好你从受害人变成被告,真正有效的办法,是合法、精准、步步为营地施压,让对方意识到:赖账的成本,远比还钱高。

很多人吃亏就吃在“太信任”,借钱时连个借条都不写,转账走支付宝备注“给你的”,结果对方咬死说是“赠与”或“还款”,你拿什么证明这是借款?
记住三个关键动作:
证据齐了,你就掌握了主动权。
很多人觉得发律师函是“吓唬人”,其实不然,一份正规律师函,不只是警告,更是法律程序的前奏,它意味着:这事已经进入法律视野,再不处理,下一步就是起诉。
我经手的一个案子,当事人催了两年都没动静,一发律师函,第三天对方就主动联系说“最近手头紧,能不能分期?”为什么?因为普通人看到“律师事务所”抬头、引用法条、列明后果(比如纳入失信名单、影响子女上学政审),心里立马发怵,尤其是一些做生意的、体制内的,最怕留案底。
律师函的作用,是把“私人纠纷”升级成“法律风险”,让老赖意识到:继续赖下去,可能丢工作、丢信用、丢面子。
别怕打官司费时间、费精力,现在的民事诉讼流程已经非常高效,小额诉讼一审终审,快的话两个月就能出判决。—胜诉后申请强制执行,手段可多了!
查封银行卡、冻结微信支付宝、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俗称“老赖黑名单”)、限制高消费(坐不了高铁、飞机,住不了星级酒店)……更有甚者,如果查到他名下有房有车,直接拍卖还你钱。
最狠的是,现在很多法院和社区联动,张贴“失信人员公告”,家门口一贴,亲戚邻居全知道,社会性死亡安排得明明白白,你说他扛得住吗?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借给大学同学两万块应急,当时写了借条,约定一年内还清,结果三年过去了,对方电话不接,还倒打一耙说“早还了”,小李气得不行,但一直拖着没行动。
后来找到我,我们立刻启动诉讼程序,凭借那份签字按手印的借条、银行转账记录和催款聊天截图,法院很快认定借贷关系成立,判决生效后,对方仍不履行,我们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冻结了他的公积金账户,划扣了一万五,剩下的用工资分期扣划。
最讽刺的是,执行开始一周后,对方突然打电话道歉,说“真没想到你会动真格的”,小李说:“我不是想撕破脸,但我不能让善良成为别人践踏的理由。”
这些法条不是摆设,而是你追债路上的“法律武器库”。
最后我想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善良要有锋芒,忍让要有底线。借钱给他人是情分,按时还钱是本分,遇到老赖,不要自我安慰“他不容易”,更不要因为怕麻烦而选择沉默。
真正的智慧,是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从收集证据开始,到发函警告,再到果断起诉,每一步都稳扎稳打,你会发现,很多老赖不是“还不起”,而是“不想还”——只要你亮出决心,他们往往比你还着急。
别再问“怎么整老赖”了,答案很简单:用证据说话,用法律出手,用行动告诉世界——我的钱,一分都不能少。
借钱不还怎么整老赖?这三招让他主动上门还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说气不气?朋友张口借五千,说好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一拖就是半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见面装失忆,活生生把“...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