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漏水怎么办?物业不修、邻居扯皮,谁该负责?
下雨天家里墙上“长蘑菇”,墙皮哗哗掉,地板泡得发胀,明明窗户关得好好的,墙面却像渗了水的豆腐渣工程?别急着怪自己装修没做好——问题很可能出在外墙,而更让人头疼的是,当你找物业,物业说要动用维修基金;找...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糟心事——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抬头一看,天花板渗水一片,墙皮鼓包脱落,地板泡得发胀,连睡觉都得打伞?别以为这是老房子的“专利”,不少新小区也频频中招,更让人头疼的是,当你找物业,对方说“要走流程”;找楼上邻居,人家一句“不是我家的问题”就给你挡回来,那问题来了:屋顶漏水到底该谁管?能不能自己动手修?维修费又该谁出?
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把这件事讲清楚。

很多人一发现漏水,第一反应就是“楼上肯定有问题”,但其实,漏水的源头可能藏在好几个地方:
公共区域漏水(比如楼顶防水层老化)
这属于整栋楼的共有部分,归全体业主共有,维修责任在物业公司或业委会,资金通常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里出。
楼上住户自家管道或防水没做好
比如卫生间、阳台防水层破损,水渗到你家天花板,这种情况下,楼上住户是直接责任人,你有权要求其修复并赔偿损失。
开发商遗留问题(房屋还在保修期内)
国家规定,屋面防水工程的最低保修期是5年,如果你的房子不满5年就漏水,第一时间联系开发商,他们必须免费维修。
自家阳台或窗户密封老化
如果是你自己装修时改过结构,或者窗户密封条老化导致进水,那就得自己承担了。
所以第一步,别急着吵架,先搞清楚“病根”在哪。
第一步:拍照留证,固定证据
发现漏水后,立刻用手机拍下渗水位置、时间、严重程度,最好录一段视频,显示水滴持续滴落,同时保留维修报价单、家具受损照片等,这些都是后续维权的关键。
第二步:通知物业,要求介入调查
书面或微信留下记录,让物业上门查看,正规物业有义务协助排查漏水原因,并协调相关方处理,如果物业推诿,可以向街道办或住建部门投诉。
第三步:请专业机构鉴定(必要时)
如果责任归属不清,比如楼上不认账,你可以申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做房屋质量鉴定,费用一般由败诉方承担,这份报告在打官司时就是“铁证”。
第四步:协商不成,依法维权
若沟通无果,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主张停止侵害、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根据《民法典》,你完全有这个权利。
去年杭州有个案子特别典型,张先生家住二楼,某天回家发现客厅天花板不断滴水,墙纸全泡烂了,查了一圈才发现,是三楼新搬来的业主装修时擅自改动了卫生间地漏位置,破坏了原有防水层。
张先生多次找三楼沟通未果,物业也只当“传话筒”,无奈之下,他委托律师起诉,同时申请司法鉴定,确认漏水与三楼装修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法院最终判决:三楼业主立即修复漏水点,并赔偿张先生房屋修复费、误工费、精神损失等共计3.8万元,物业因未尽到巡查和制止义务,承担10%的补充责任。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法律不会偏袒谁,但一定保护有准备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96条:
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
《民法典》第1167条、第1184条:
侵权行为造成他人财产损害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合理间接损失。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40条:
屋面防水工程最低保修期为5年,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由施工单位负责返修。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第3条:
楼顶、外墙等共用部位的维修,可依法使用维修资金,需经业主大会或业委会同意。
屋顶漏水看似是小事,但它背后牵扯的是邻里关系、物业职责、产权界定和法律维权,很多人因为怕麻烦、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结果小漏拖成大修,损失翻倍。
我的建议是:
遇事先冷静,证据要齐全,沟通留痕迹,维权讲策略。
能协商解决最好,谈不拢也不怕,法律永远是你最硬的底气。
你住的不是一间房子,而是一个有权利、有尊严的生活空间,屋顶不该漏,人心更不该凉。
如果此刻你正面对漏水困扰,别忍,别拖,拿起电话,该找谁就找谁。
一滴水可以毁掉一面墙,也可以唤醒一次正义的行动。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糟心事——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抬头一看,天花板渗水一片,墙皮鼓包脱落,地板泡得发胀,连...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