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了,公司怎么赔?赔多少?万一公司耍赖不给赔,又该咋办?
说起工伤,谁都不想摊上,但真遇上了,咱也不能慌,更不能自认倒霉,国家早就给咱们劳动者想好了,专门有《工伤保险条例》这类法律法规给咱们撑腰呢!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千万别私了!千万别嫌麻烦!一定要走...
说起工伤,很多人可能觉得离自己挺远,或者以为只有断胳膊断腿才算,其实啊,工伤这事儿可大可小,而且认定起来也有不少门道,万一真在工作中出了点状况,大家心里肯定慌:这到底算不算工伤啊?要是算,能赔多少钱呢?别着急,今天王律师就用大白话给您捋捋清楚,让您心里有个底。
咱们得弄明白,到底什么情况才算工伤?这可不是公司说了算,也不是咱自己觉得算就算,法律上是有明确规定的,简单说,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为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基本上都能算。比如说,你正在车间操作机器,不小心被零件划伤了手,这肯定是,或者在办公室加班赶项目,突然晕倒了,送医院一查是过劳引起的,这也可能算。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得记牢:
当然啦,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上下班途中发生的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这些也视同工伤,还有像职业病,比如长期在粉尘环境下工作得了尘肺病,这也属于工伤范畴,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但大体上就是这些原则。
搞清楚了“算不算”,接下来就是大家最关心的:万一不幸遇上了工伤,能拿到多少赔偿呢?
这个赔偿数额,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它跟你的伤残等级、工资水平、当地的平均工资等等都有关系,工伤赔偿主要包括这么几块:
如果工伤导致了死亡,那赔偿项目又不一样,会有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这个数额通常比较大,但也是最让人痛心的情况。
具体能赔多少,得一步步来:先认定工伤,再做劳动能力鉴定,然后才能根据鉴定结果算钱。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举个小例子,更直观一点。
案情简介:老张是一家机械厂的操作工,去年夏天,在车间加班赶工的时候,不小心被机器轧伤了右手,造成右手食指骨折,事故发生后,厂里把他送到医院治疗,医药费倒是给报了,但老张在家休养了3个月,这3个月厂里只发了基本工资,比他平时正常上班的工资少了一大半,他觉得不公平,就来咨询我。
律师分析:我告诉老张,他这种情况,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妥妥的是工伤。他应该让单位赶紧给他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单位不申请,他自己或者他的家人在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也可以去社保局申请。
拿到工伤认定决定书后,等伤情稳定了,再去做劳动能力鉴定,看看能不能评上伤残等级,像他这种手指骨折,恢复后如果有功能障碍,是有可能评上十级伤残的。
关于那3个月的工资,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厂里只发基本工资是不对的,他有权要求厂里补足差额。
如果后续评上了十级伤残,他还能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如果他以后不想在这个厂干了,解除劳动合同时,还能拿到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按当地规定执行)。
后来,在我的指导下,老张顺利完成了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最终评上了十级伤残,不仅拿回了停工留薪期的工资差额,还拿到了一笔可观的伤残赔偿。
法条链接
咱们聊的这些,可不是空穴来风,都是有法律依据的: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关于伤残等级和赔偿标准,具体可参见《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至第三十七条,以及各地方的实施办法。
律师总结
工伤这事儿,看着复杂,但只要抓住关键步骤,就能化繁为简。
第一,要明白什么是工伤。“三工”原则(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是核心,一些特殊情况法律也做了特别规定。第二,一旦发生工伤,要及时申请工伤认定。这是所有赔偿的前提,千万别错过了时效,单位不积极,自己就要主动出击。第三,认定为工伤后,别忘了做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直接关系到赔偿数额。第四,清楚自己能享受哪些待遇。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伤残补助金等等,一样都不能少。第五,保留好所有证据。劳动合同、工资条、医疗记录、事故现场照片或证人证言等等,这些都是维权的利器。
遇到工伤,别慌,别忍,更别轻易被单位忽悠,咱们要拿起法律武器,有理有据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自己搞不定,及时咨询专业的律师,让他们帮你出谋划策,争取最大的赔偿。
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用不上这些知识,但万一真遇上了,也希望这篇小文能帮到您!
工伤了?别急!先搞懂这俩问题,算不算?赔多少?,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说起工伤,很多人可能觉得离自己挺远,或者以为只有断胳膊断腿才算,其实啊,工伤这事儿可大可小,而且认定起来也有不...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