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假到底怎么算?没休完能拿钱吗?公司说清零就清零?
年底一算,自己还有好几天年假没休,结果老板一句“系统自动清零,明年再说”,心里那个憋屈啊——明明是自己的合法权益,怎么就这么轻易被“没收”了? 更离谱的是,有些人连自己到底该有多少天年假都搞不清楚,...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年底一忙,回头一看,自己还有好几天年假压根儿就没休;或者hr一句“今年不休就作废”,心里顿时咯噔一下,但又不敢多问?更离谱的是,有人干了五年,连一天年假都没休过,问公司补偿,对方轻飘飘来一句:“你自己没申请,怪谁?”
别急,今天咱们就掰扯清楚:年休假到底怎么算?能不能补钱?公司说了算不算数?

很多人以为年休假是公司给的“人情”或“额外待遇”,其实大错特错。带薪年休假是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劳动者基本权利,跟工资、社保一样,属于“硬性标配”。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只要你连续工作满1年,就有资格享受年休假,不是公司“赏”的,而是你“应得”的。
那具体能休几天?看这张表你就明白了:
| 工作年限(累计) | 年休假天数 | 
|---|---|
| 满1年不满10年 | 5天 | 
| 满10年不满20年 | 10天 | 
| 满20年以上 | 15天 | 
注意!这里的“工作年限”是指你在不同单位工作的累计时间,不是只看你当前这家公司的工龄,比如你之前在A公司干了3年,跳槽到B公司又干了3年,累计6年,那你就有5天年假。
医疗期、产假、婚丧假这些都不影响年休假的计算,就算你上半年请了两个月病假,只要不符合“累计请病假超过规定天数”的情形(后面会讲),年假照样该有就有。
很多公司喜欢搞“年底自动清零”,还写在员工手册里,美其名曰“制度管理”,但不好意思,这种条款违法!
根据法律规定,年休假可以跨年度安排,但必须由用人单位主动协调,如果因为公司原因没让你休,必须支付3倍日工资的补偿——也就是“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举个例子:
 小李月薪1万,全年应休5天年假,结果公司项目忙,一直不让休,年底也没安排,也没提补偿,那么公司除了正常发工资外,还得额外支付:
 5天 × (10000 ÷ 21.75)× 2 = 约4598元
 (为什么乘以2?因为这3倍里,1倍已包含在正常工资中,所以补2倍)
重点来了:
 👉 如果是你自己主动放弃休假,且写了书面声明,那公司可以不补偿。
 👉 但如果公司压着不批、排班不让休,或者根本没通知你可以休,那就得赔钱!
也不是所有人都无条件享受年休假,以下几种情况,确实可以不安排:
当年请病假累计:
事假超过一定天数,且单位按规定不扣工资的(一般指超过20天,各地略有差异)
依法享受寒暑假,且天数多于年休假的(主要针对教师等岗位)
但这些情况,公司必须拿出证据,不能随口一说“你请过病假就不能休年假”,得有请假记录、工资发放凭证等支撑。
2022年,杭州一位程序员张某在某互联网公司工作满5年,每年应休5天年假,共25天未休,离职时要求公司支付未休年假补偿,公司拒绝,理由是“从未申请,视为放弃”。
张某申请劳动仲裁,后诉至法院,法院查明:公司虽有年假申请流程,但从未主动告知员工可休,也未安排休假计划,系统里甚至没有提醒功能,最终判决:公司支付张某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共计3.1万元。
法院观点很明确:年休假安排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不能把责任全推给员工“不申请”,公司没尽到组织和提醒义务,就得赔钱。
年休假不是“施舍”,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小恩惠”,它是你用时间和汗水换来的休息权,是法律赋予你的尊严底线。
作为员工,你要记住三点:
作为企业,也别耍小聪明,省下几千块年假补偿,可能换来几万块赔偿+劳动监察处罚+员工口碑崩塌,根本不值当。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假期不该是奢侈品,而是劳动者应有的呼吸空间。别让忙碌偷走了你本该拥有的那几天阳光。
—— END ——
年休假到底怎么算?没休完能拿钱吗?公司说没就没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年底一忙,回头一看,自己还有好几天年假压根儿就没休;或者hr一句“今年不休就作废”,心里...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