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贷款逾期被起诉了,我该怎么办?会连累到我吗?

金融债务34秒前2

哎,最近接到好几个朋友的电话,语气都很急:“律师啊,我哥们儿借钱没还上,现在被银行告了,法院都立案了!他当初让我在合同上签了个字,说是‘见证人’,我现在慌得不行,会不会我也要赔钱?”

听到这种问题,说实话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很多人觉得“帮朋友签个字没啥”,可一旦出事,才发现那纸白纸黑字的法律后果,重得压得人喘不过气。

朋友贷款逾期被起诉了,我该怎么办?会连累到我吗?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现实又扎心的话题——朋友贷款逾期被起诉,作为“帮忙签字”或“知情者”的你,到底有没有责任?会不会被牵连?


先说结论:关键看你在贷款过程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如果你只是坐在旁边喝杯茶、看着朋友签合同,名字也没留,那基本没事,但如果你的名字出现在合同上,哪怕写的是“见证人”“联系人”或者“担保人”,性质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小王找银行贷款10万,银行觉得他信用一般,要求找个“担保人”,这时候小李出于义气,在担保栏签了字,结果小王还不上了,银行一纸诉状把俩人都告了,这时候,法院判决下来,小李就得和小王一起还钱,甚至银行可以直接执行小李的工资、房产。

更隐蔽的情况是,有些人以为自己只是“证明一下朋友有还款能力”,就在申请表上写了“关系人”或“推荐人”,结果贷款机构咬定他是“共同借款人”或“连带责任人”,一并追责,这种案例在现实中真不少见。

还有一个坑:口头承诺作担保,也有可能担责。别以为没签字就万事大吉,如果聊天记录、录音里你说过“这钱我帮你兜底”“你放心贷,我还”之类的话,法院也可能认定你构成了“事实担保”。

千万别把“讲义气”当成忽视法律风险的理由,情谊归情谊,法律责任一分都不能模糊。


以案说法: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杭州的小陈帮大学同学老刘做贷款担保,签的是“个人保证合同”,当时银行工作人员还特意解释过:“你是连带责任保证人,如果他不还,你们俩谁有钱就先执行谁。”小陈一听有点懵,但想着同学这么多年,不至于赖账,就没多问。

结果老刘生意失败,半年后彻底失联,银行直接起诉两人,法院判决小陈承担全部还款责任,执行阶段,小陈名下一套刚买的二手房被查封拍卖,他自己也因此上了征信黑名单,房贷、信用卡全被冻结。

他后来找到我们律所申诉,但很遗憾——白纸黑字的合同摆在那里,签字即生效。即便他从未花过一分钱贷款,法律上他也得先替老刘还,然后再去追偿,而问题是,老刘已经负债累累,根本无力偿还。

这个案子最让人唏嘘的,不是金额有多大,而是那种“我以为只是走个形式”的侥幸心理,最终把自己拖进了深渊。


法条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八条明确规定: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请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第六百九十三条规定: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也就是说,只要你签了连带责任保证,银行可以在主债务人违约后直接找你,不需要先去折腾借款人,而且只要在担保期内起诉,你就逃不掉。


律师总结:

朋友们,听我一句劝:帮人贷款,签字前请三思。

情义无价,但法律责任是有价的,而且往往代价巨大,你可能救了朋友一时,却可能毁了自己十年。

下次再有人让你“帮个忙签个字”,别急着答应,先问清楚三个问题:

  1. 我签的是什么身份?(是担保人?共同借款人?还是无关的见证人?)
  2. 合同条款里有没有我的责任义务?(重点看“保证”“连带”“无限责任”这类词)
  3. 万一他还不上,我能不能承受这个后果?

真正的友情,不会用你的房子、车子、信用去赌,真正靠谱的朋友,也不会轻易让你陷入法律风险。

如果已经签了字,现在正面临被起诉的风险,也别慌,第一时间收集证据、查看合同、咨询专业律师,争取通过协商、反担保、追偿等方式降低损失。

法律从不保护“好心办坏事”的无知,但它也给每一个知错能改的人留了出路。

签字有风险,情谊需理性。愿你我都能在人情与规则之间,守住底线,也守住人生。

朋友贷款逾期被起诉了,我该怎么办?会连累到我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房贷断供被银行告上法庭?别慌!3步自救法帮你稳住局面
« 上一篇6分钟前
×
02
2025 11

朋友贷款逾期被起诉了,我该怎么办?会连累到我吗?

哎,最近接到好几个朋友的电话,语气都很急:“律师啊,我哥们儿借钱没还上,现在被银行告了,法院都立案了!他当初让...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