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贷款逾期被催收短信轰炸,帮忙担保的我该怎么办?

金融债务35秒前1

好心帮朋友做个贷款担保,结果人一跑,债主转头就天天给你发短信、打电话,内容一个比一个吓人,“再不还钱就起诉”“影响你征信”“上门催收不留情”……一开始你还觉得是误会,解释两句就算了,可后来信息一条接一条,甚至半夜都来几条,搞得你心神不宁,连家人都开始担心。

这时候你才意识到:当初那个“兄弟义气”的签字,可能正在悄悄把你拖进一场看不见尽头的法律漩涡。

朋友贷款逾期被催收短信轰炸,帮忙担保的我该怎么办?

今天咱们就来聊点实在的——你不是借款人,但你是担保人;你没花一分钱,却要承担还款责任,这到底合不合理?你还能不能全身而退?


先说结论:一旦你签了担保合同,哪怕只是口头承诺,只要对方能证明你同意,你就得背这个锅。

很多人以为“我只是帮忙签个字,又没拿钱”,但法律上不这么看,担保行为是一种严肃的民事法律承诺,它意味着你在借款人还不上的时候,自愿替他还钱,银行也好、网贷平台也罢,他们最关心的是“钱能不能收回来”,至于你们之间的情分,在法律面前,一文不值。

更可怕的是,现在不少催收机构为了施压,会故意把短信发给担保人,用词极具恐吓性:“已上报公安备案”“列入失信名单倒计时”“房产车辆将被查封”……这些话听着吓人,但很多都是虚张声势,目的就是让你心理崩溃,主动掏钱。

但你要清楚一点:合法催收和违法骚扰,只差一条红线。

频繁发送带有侮辱、威胁内容的短信,或者泄露你的个人信息给第三方,这就已经涉嫌违反《民法典》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你可以录音、截图保留证据,必要时直接报警或向银保监会投诉。


以案说法:

去年杭州有个案子特别典型,张先生帮表弟在某消费金融公司贷了8万元,自己做了连带责任保证人,结果表弟创业失败失联,催收立马转向张先生,短短一个月,他手机收到两百多条催收短信,有些甚至发到他孩子学校老师的号码上(家人曾在他手机通讯录里填过紧急联系人)。

张先生不堪其扰,一度失眠焦虑,后来他找到我们律所,我们第一时间指导他收集所有短信记录、通话录音,并向当地金融监管局提交投诉材料,我们发函给放贷机构,明确指出其催收行为已涉嫌侵犯隐私权与人格尊严。

该机构不仅停止了不当催收,还同意与张先生协商分期代偿方案,避免了诉讼,更重要的是,张先生通过这次维权,明白了两个关键点:
一是担保责任不能逃避,但可以依法协商;
二是面对骚扰,沉默就是纵容,必须及时反击。


法条链接: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八条: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请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2.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3.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
    明确禁止催收过程中使用“恐吓、威胁、辱骂”等不当方式,不得骚扰无关第三人。


律师总结:

兄弟情义值得尊重,但在金钱面前,请永远保持清醒。
担保不是签字那么简单,它是法律上的“兜底承诺”,一旦触发,你就是第二还款人。

如果你已经被卷入催收风暴,记住三步走:
第一,别慌。恐吓短信大多是心理战,真正走法律程序的,会发正式通知,不会靠短信逼你还钱。
第二,留证。所有短信、电话、微信记录统统保存,时间、内容、号码一个都不能少。
第三,行动。主动联系债权方协商还款计划,或寻求专业律师介入,把被动承受变成主动应对。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真正的友情,是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拖累。
下次再有人求你担保,不妨笑着问一句:“如果他还不上,这钱你让我还,我能从你那拿到多少利息?”
也许这一句话,就能让你看清谁才是真正的朋友。

朋友贷款逾期被催收短信轰炸,帮忙担保的我该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征信逾期日期在哪里看的?逾期记录怎么处理?
« 上一篇5分钟前
×
15
2025 10

朋友贷款逾期被催收短信轰炸,帮忙担保的我该怎么办?

好心帮朋友做个贷款担保,结果人一跑,债主转头就天天给你发短信、打电话,内容一个比一个吓人,“再不还钱就起诉”“...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