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裁员怎么赔?被通知走人时,这些赔偿底线你必须知道!
“律师,我公司突然说要裁员,让我签离职协议,只给一个月工资,这合理吗?”“听说裁员有N+1,那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干了三年半,能拿多少?”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公司裁员,到...
早上打卡、开完会、刚泡好咖啡,老板叫你进办公室,一开口就是“公司结构调整,你这个岗位暂时不需要了”,然后甩出一张离职通知书,让你三天内交接走人,那一刻,脑子里嗡的一声,委屈、愤怒、焦虑全涌上来——可更关键的是:我干了三年五年,说没就没?那赔偿呢?一分钱不给?
别慌,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把“被辞退怎么赔”这件事讲清楚,我不是给你灌鸡汤,而是用法律的语言告诉你:你的权益,其实比你想象的更有分量。

很多人一听“辞退”就觉得是坏事,但法律上根本没这个词,准确的说法是“劳动合同解除”,而解除又分几种:
记住一句话:只要不是你主动提离职,公司让你走,基本都得给钱,除非你犯了大错。
别被这些字母吓到,其实很简单:
N = 工作年限
每满一年算一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6个月,给半个月工资。
比如你在公司干了4年8个月,N就是5。
N+1 = N + 代通知金
公司没提前30天通知你解除合同,就得额外补一个月工资,叫“代通知金”。
注意:只有在公司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解除时才适用,比如医疗期满不能工作、不胜任岗位等。
2N = 违法解除赔偿金
公司没理由、没程序、乱来,你告赢了,就能拿双倍赔偿,这才是真正的“顶格赔付”。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小李在公司干了6年,月薪1万。
看到没?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很多人以为赔偿按“基本工资”算,错!
法律规定,赔偿基数是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包括奖金、津贴、补贴、加班费等所有应发工资。
而且还有个“封顶线”:如果你的月平均工资超过当地社平工资的3倍,赔偿基数只能按3倍封顶,且计算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比如在北京,2023年社平工资约1.1万,3倍就是3.3万,哪怕你月薪5万,赔偿也只能按3.3万算。
但这只是针对高收入人群的特殊规定,普通人不受影响,该多少就是多少。
张婷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运营,干了5年,月薪2.8万,去年年底,公司搞“组织升级”,HR找她谈话:“你是被优化的岗位之一,下周一办离职。”
她懵了,问赔偿,对方说:“最多给N。”
她没签字,也没交接,第二天直接请了律师。
律师一查发现:公司既没有提前通知,也没有提供任何解除依据,连书面通知都没盖章。
这明显是违法解除!
于是申请劳动仲裁,主张2N赔偿,最终裁决:公司支付18.2万元(5.5×2.8万×2),外加未休年假折算、加班费等,总共拿回近21万。
最讽刺的是,公司后来还私下联系她,想让她回去当“高级顾问”……你看,当你敢维权,尊严自然回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无过失性辞退员工,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等。
我知道,很多人被辞退后第一反应是忍气吞声。
“算了,找工作要紧。”
“闹大了影响背调。”
“我又不懂法,打官司太麻烦。”
但我想说:公司不怕你懂法,怕的是你装不懂。
你越沉默,他们越觉得可以随便拿捏。
你越退让,他们越觉得理所当然。
✅ 被辞退不要马上签字!
✅ 要求公司出具书面解除通知!
✅ 留存所有工作记录、聊天记录、邮件!
✅ 赔偿不合理?去申请劳动仲裁,零成本维权!
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但只要你站起来说“不”,它一定会站在你这一边。
你不是被淘汰的螺丝钉,你是有血有肉、付出过青春的劳动者。
你的离开,不该悄无声息。
你的赔偿,必须明明白白。
——这,才是体面的告别。
被辞退了怎么赔?公司突然通知走人,补偿到底该怎么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早上打卡、开完会、刚泡好咖啡,老板叫你进办公室,一开口就是“公司结构调整,你这个岗位暂时不需要了”,然后甩出一...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