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工资怎么算?搞不清这几点,你的补偿金可能少拿一半!

普法百科34秒前1

公司裁员说按“平均工资”给补偿,结果算出来的数比你平时拿到手的低了一大截?或者工伤赔偿时,对方一句“我们是按法定标准算的”,就把你应得的钱打了折扣?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平均工资到底怎么算?这里面门道可太多了!

先说结论:平均工资不是简单地把过去几个月工资加起来除以月数就完事了。它有一套法律认可的计算逻辑,稍不注意,你就可能吃了哑巴亏。

平均工资怎么算?搞不清这几点,你的补偿金可能少拿一半!

咱们打工人最常接触到“平均工资”的场景,无非这么几个: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工伤待遇、产假津贴、失业保险……这些可都是真金白银的事儿,差一天、差一块钱,都关系到你的切身利益。

那到底怎么算才对?

时间范围有讲究,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计算经济补偿用的月平均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注意啊,是“应得工资”,不是“实发工资”。

啥叫应得工资?就是你合同上写的、公司该发给你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

  • 基本工资
  • 绩效奖金
  • 加班费
  • 津贴补贴(比如交通、餐补)
  • 年终奖(如果能分摊到每个月)
  • 提成、佣金

但注意,像报销款、一次性福利(比如中秋发月饼折现)、社保个人缴纳部分这些,不能算进去

举个例子:小王月薪8000,每月固定绩效2000,加班费平均每月1500,还有500块餐补,他被辞退前12个月总收入是(8000+2000+1500+500)×12 = 14.4万,那他的月平均工资就是14.4万 ÷ 12 =2万元,而不是你以为的8000。

还有一个关键点:如果你工作不满12个月,那就按实际工作的月份算平均数;如果入职不到一个月,那就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月工资算。

更坑的是,有些公司会玩“阴阳账”——工资条上只写基本工资,其他统统走微信转账或报销名义发放,这时候你要是没留证据,主张“平均工资”时就会非常被动。

日常一定要保留好工资条、银行流水、个税APP记录、微信转账备注“工资”之类的证据,这些东西,关键时刻能帮你多拿几万块!


以案说法:老张被辞退,公司只愿按6000赔,结果法院判了1.3万

老张在一家物流公司干了三年,每月工资条上写着6000元,但实际他每个月都能收到1.3万元左右,差额部分由老板私人账户转账,备注“绩效+提成”,去年公司经营不善裁员,HR说:“按你工资条上的6000算,给你一个月补偿金。”

老张不服,申请劳动仲裁,他提交了两年的银行流水、微信聊天记录(老板说“剩下的走私人账”)、以及同事证言,仲裁委认定:老张的实际月平均工资为1.3万元,最终裁决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3.9万元(1.3万×3个月),比公司原方案多了整整2.1万!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工资不止看合同和工资条,实际收入才是硬道理!


法条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最低工资标准计算;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按三倍封顶计算。
  •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国家统计局令)明确了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等。

律师总结:

兄弟姐妹们,别再傻乎乎地以为“平均工资”就是工资条上的数字了,它是一套有法律支撑的计算体系,直接关系到你能拿多少钱,记住三个关键词:前12个月、应得工资、全面统计,公司想靠拆分工资、私下发钱来压低补偿?只要证据在手,法律一定站你这边。

最重要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你的工资,不该由别人说了算,而要由事实和证据说了算。平时多留个心眼,关键时刻才能不吃亏,打工不易,维权更要懂法!

平均工资怎么算?搞不清这几点,你的补偿金可能少拿一半!,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怎么办银行卡?办卡被拒、额度低、用卡踩坑?一文讲透避雷指南
« 上一篇6分钟前
×
27
2025 10

平均工资怎么算?搞不清这几点,你的补偿金可能少拿一半!

公司裁员说按“平均工资”给补偿,结果算出来的数比你平时拿到手的低了一大截?或者工伤赔偿时,对方一句“我们是按法...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