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逾期收到催收短信?别慌,先搞清这三件事再行动!
最近有个朋友凌晨发微信给我,语气都带着抖:“哥,我刚收到一条银行短信,说我的房贷已经逾期37天了,要‘依法追偿’,还让我立刻联系他们……我现在手头紧,真还不上,是不是房子马上就要被收走了?” 我...
你有没有在深夜突然被一条短信惊醒——“您已连续2期未还月供,贷款账户已进入逾期状态,请立即处理,否则将影响征信并可能启动司法程序”?
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房子会不会被收走?”“征信黑了怎么办?”“接下来是不是要上法庭?”
别急,作为执业多年的民商事律师,我见过太多客户因为一条催收短信就乱了阵脚,结果做出错误决策,让原本可以协商解决的问题一步步滑向不可挽回的境地,今天咱们就坐下来,像朋友聊天一样,把这件事掰开揉碎说清楚。
首先你要明白,银行或贷款机构发来的逾期提醒短信,本质是催收通知,不是法院传票,更不是强制执行令,它就像一个“红灯警告”,告诉你:“兄弟,你违约了,我们得谈谈了。”
但很多人一看“影响征信”“司法程序”这几个字,立马恐慌,要么破罐子破摔干脆不还,要么东拼西凑借网贷填窟窿,结果越陷越深。
逾期≠断供≠法拍房,中间还有很大的缓冲空间和谈判余地。
银行对逾期是有分级管理的:
看到短信第一反应不是慌,而是查账:你到底欠了几期?本金多少?罚息怎么算?有没有减免空间?
这是决定后续策略的核心。
如果是突发变故——失业、重病、家庭变故,导致短期无力还款,完全可以通过协商展期、调整还款计划、申请宽限期等方式缓解压力。
但如果你长期收入不稳定,甚至已经资不抵债,那就要考虑更现实的出路,比如债务重组、以租养贷、甚至协议退房,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注意甄别真假催收信息!
正规银行或持牌金融机构发送的逾期通知,通常包含:
如果短信里写着“再不还钱就上门泼漆”“把你孩子名字公布”之类的威胁性语言,那基本可以判定是第三方暴力催收,涉嫌违法,你可以直接报警或向银保监会投诉。
我曾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张先生在深圳买了套房,月供近两万,疫情后公司裁员,他失业三个月,连续三期没还上贷款,某天凌晨收到一条短信:“您的房产已被列入司法拍卖流程,请于48小时内联系XX催收公司处理。”
张先生吓得魂飞魄散,差点去借高利贷还款,但他冷静下来后,第一时间打了银行官方客服,发现根本没有“司法拍卖”这回事——那是第三方外包催收公司的恐吓话术。
他随后主动联系银行,说明失业情况,提交了失业证明和未来求职计划,申请延期3个月还款,银行评估后同意了“暂缓还本、只付利息”的临时方案。
三个月后他找到新工作,逐步恢复正常还款,最终保住了房子,也没有被起诉。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主动沟通比沉默逃避强一百倍,银行不怕你穷,怕的是你“失联”,只要你表现出诚意和还款意愿,大多数时候都会给你留条活路。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
也就是说,哪怕你逾期了,房子也不是说拍就能拍的,必须走法律程序,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更久,期间你都有机会自救。
房贷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和恐慌。
真正聪明的做法是:
✅ 第一时间核实信息真假
✅ 主动联系银行说明情况
✅ 提交困难证明争取协商空间
✅ 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介入谈判
银行的目标是收回贷款,不是赶你出门,只要你还在积极沟通、有还款能力或潜力,他们宁愿给你时间,也不愿走漫长又昂贵的诉讼拍卖流程。
当你再次看到那条刺眼的催收短信时,请深呼吸,告诉自己:
这不是终点,而是转折点。
处理得好,它只是人生的一段波折;
处理不好,才真的可能失去一切。
房子很重要,但你的判断力和应对方式,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
——一名陪你面对风雨的执业律师
房贷逾期收到催收短信?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再行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在深夜突然被一条短信惊醒——“您已连续2期未还月供,贷款账户已进入逾期状态,请立即处理,否则将影响征信...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