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交税怎么算?月薪到手差一大截,原来是这里偷偷扣了钱!

普法百科34秒前1

工资交税,不是简单“打个折”

很多人以为工资交税就是按收入乘以某个税率,我赚一万,交10%就是一千”,其实远远没那么简单,我们国家实行的是综合所得累进税率,也就是说,你的工资并不是全部收入一起算税,而是要先“做减法”,再“分段计税”。

具体怎么算?记住这四个步骤:

工资交税怎么算?月薪到手差一大截,原来是这里偷偷扣了钱!

  1. 先减“起征点”:每月5000元是免税额度,这是国家给你的“基本生活保障”。
  2. 再减“专项扣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这部分由单位代扣,也从应税收入里扣除。
  3. 接着减“专项附加扣除”:这个很多人容易忽略!比如你有房贷、租房、养娃、赡养老人、继续教育、大病医疗,每一项都能抵税。
    • 子女教育:每个孩子每月1000元
    • 赡养老人(60岁以上父母):每月2000元(独生子女)
    • 住房贷款利息:每月1000元
    • 继续教育:每月400元(学历)或3600元/年(职业资格)
  4. 最后才按“累计预扣法”算税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小王月薪15000元,五险一金合计2500元,有一个孩子在上学,还在还房贷。

  • 应纳税所得额 = 15000 - 5000(起征点) - 2500(五险一金) - 1000(子女教育) - 1000(房贷) =5500元
  • 按照3%的税率计算,当月应缴个税 = 5500 × 3% =165元

所以小王实际到手大约是:15000 - 2500 - 165 =12335元

看到没?真正被“扣”的税其实不多,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把该抵的都抵掉!


以案说法:张姐差点多交了两年税

我之前接待过一位客户张姐,在一家外企做行政,月薪13000,一直觉得自己税交得“有点多”,她告诉我:“每个月工资条上个税都是三百多,我都交了一年多了,是不是公司搞错了?”

我一看她的申报记录,发现问题出在——她从来没填过专项附加扣除

张姐有房贷,孩子在读小学,父母年过六十五,三项都能抵扣,加起来每月能减3000元,但她入职时嫌麻烦,觉得“反正也就几百块”,就没填。

结果呢?前12个月,她每个月多交了将近200元个税,一年多下来白白多交了近2400元。

我们立刻帮她补填了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并申请了更正申报,税务系统退回了她多缴的部分税款,还提醒她以后每年记得确认信息。

这件事让我特别感慨:不是大家不想合规,而是真的不了解规则。有时候省下的不是钱,是对自己权益的认知。


法条链接:这些规定你得知道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即每月5000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国发〔2018〕41号):明确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0号:纳税人应当如实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这些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写进法律里的“省钱指南”。


律师总结:工资交税,拼的不是收入高低,而是信息掌握

说到底,工资交税这件事,不是看你赚多少,而是看你懂多少,同样的月薪,有人每月只交几十块,有人却要交上千,差距就在“会不会用政策”。

作为律师,我常跟客户说一句话:合法节税不是逃税,而是对规则的尊重与善用。

别再抱怨工资缩水了,花十分钟打开“个人所得税”APP,把该填的信息补上,该享的优惠拿到手,你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自己劳动成果的守护。


高收入不一定税多,
会规划的人,才能真正“到手多”。

下次发工资前,不妨先算一算——你,真的少拿了钱吗?还是,只是少懂了一点法?

工资交税怎么算?月薪到手差一大截,原来是这里偷偷扣了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贷款逾期被短信轰炸?别慌!教你三招反制骚扰,合法守住尊严
« 上一篇6分钟前
×
22
2025 10

工资交税怎么算?月薪到手差一大截,原来是这里偷偷扣了钱!

工资交税,不是简单“打个折” 很多人以为工资交税就是按收入乘以某个税率,我赚一万,交10%就是一千”,其实远...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