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工资怎么算?老板说调休就行能信吗?这些坑你踩过几个?
说到加班,谁还没个深夜改PPT、周末赶方案的经历?可每当月底发工资时,看着银行卡里那点数字,总感觉哪里不对劲:“我明明加了十天班,怎么工资条上连个‘加班费’的影子都没有?”更离谱的是,有些公司一句轻飘...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法律顾问老张,今天咱们不聊合同纠纷,也不讲劳动仲裁,就说点最接地气的事儿——你的工资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HR口头说“月薪1.2万”,结果发薪日一看银行短信,到账才6800?心里一咯噔:“我是不是被‘优化’了?”别急,先别跳槽,很可能不是公司坑你,而是你根本没搞清楚“工资”这两个字背后的门道。

很多人以为:
“底薪8000 + 绩效4000 = 工资12000”
→ 那我每个月就该拿1.2万!
但现实是:
税前工资 ≠ 实际到手收入。
我们常说的“工资”,在法律上叫“应发工资”,它包括:
而你银行卡里收到的,是实发工资,也就是扣完五险一金和个税之后的钱。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小王月薪1.2万,社保公积金个人缴纳合计约2100元,专项附加扣除每月3000元(赡养老人+租房),适用税率10%。
个税 ≈ (12000 - 5000起征点 - 2100三险一金 - 3000专项扣除)×10% = 190元
实发工资 ≈ 12000 - 2100 - 190 =9710元
还没算绩效浮动、缺勤扣款、迟到罚款……难怪月底到账看着像“六千多”。
第一个提醒:
谈薪资时,一定要问清楚“这是税前还是税后?包不包含绩效?五险一金按什么基数交?”
别被“高薪”数字冲昏头脑。
有些公司玩得更花:
把“基本工资”压得很低,比如3000元,剩下的9000元算“绩效”或“补贴”。
听着没问题?错!这背后有三大隐患:
更狠的是,一旦公司想裁员,一句“绩效不达标”,就能合法少发甚至不发那9000块,你申诉?难!因为合同写的是“绩效部分视考核结果发放”。
签劳动合同前,务必看清楚:
✅ 工资构成是否明确?
✅ 哪些是固定?哪些是浮动?
✅ 绩效发放有没有量化标准?
工资条不是摆设,是维权证据。
还有更离谱的:
有的公司资金紧张,工资拖到下个月15号发;
有的老板说:“这个月发一半现金,一半京东卡”;
更有甚者,以“公司亏损”为由全员降薪20%……
这些行为,统统违法!
《劳动合同法》明文规定:
用人单位必须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
用实物代替工资?不行!除非你自愿且书面同意,还得不影响最低工资标准。
降薪属于变更劳动合同,必须与员工协商一致,公司单方面通知“从下月起降薪”,你可以拒绝,并保留解除合同要求经济补偿的权利。
李女士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运营,合同写明月薪1.8万,但每月到账只有7500左右,离职后她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公司未足额缴纳社保和公积金,并要求支付加班费。
她提交的关键证据是什么?
——过去一年的工资条和银行流水。
通过比对,发现她的社保缴费基数仅为6000元,远低于实际收入,工资条显示“基本工资”仅4000元,其余为“项目奖金”,但公司无法提供考核依据。
仲裁委认定:
这一仗,她赢在了“留证据”三个字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
变更劳动合同内容,应当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
《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朋友们,工资这件事,从来不只是数字游戏,它是你劳动价值的体现,更是法律赋予你的基本权利。
我给你三条铁律:
别觉得维权麻烦,一次较真,换来的是未来三年的底气。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你的工资,不该是个谜,它应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分都不能少。
我是老张,一个总爱替打工人操心的律师。
下期咱们聊聊:“被调岗、被架空,是不是变相逼你走人?”
记得关注,别让权益悄悄溜走。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法律顾问老张,今天咱们不聊合同纠纷,也不讲劳动仲裁,就说点最接地气的事儿——你的工资到底是怎...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