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条短信,到底靠不靠谱?

金融债务35秒前1

收到“同城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违约?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应对策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手机突然“叮”一声,跳出一条短信:“您在同城贷的借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问号:我借过吗?什么时候的事?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一名执业十年、专攻金融借贷纠纷的律师,我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带你扒一扒这条短信背后的真相,告诉你什么情况该重视,什么情况可以直接忽略,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被侵犯**。

咱们得搞清楚一件事:不是所有写着“逾期”的短信都代表你真的欠了钱

一、这条短信,到底靠不靠谱?

现在市面上所谓的“同城贷”,很多其实是第三方助贷平台或者小额贷款公司的营销话术,它们通过合作渠道获取用户信息,甚至有些是通过你无意中授权的APP收集数据,然后打着“本地放款”“秒批到账”的旗号吸引借款人。

但问题来了——你是否真的签过合同?有没有实际收到款项?还款记录是否存在?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这条短信很可能只是“催收式恐吓”,这类短信往往不带具体合同编号、放款时间、本金金额,甚至连公司全称都没有,目的就是制造焦虑,逼你主动联系,进而诱导你“确认债务”或支付所谓的“结清费用”。

记住一句话:真正的合法债权,不怕对质;虚张声势的催收,最爱玩心理战


三种常见“假逾期”陷阱,你中招了吗?

  1. 身份被盗用申请贷款
    有人捡了你的身份证复印件,或者你在某个不正规平台填过个人信息,被拿去注册账号、申请贷款,这种情况下,你根本不知情,自然也没签电子合同,更没收到钱。

  2. “搭售贷款”隐形捆绑
    比如你办信用卡、买车、装修时,业务员顺口一句“再加个小额贷,额度马上到账”,你以为是赠品,结果稀里糊涂成了借款人,这种情况虽然有签字,但可能存在重大误解或未充分告知的问题。

  3. 平台系统错误或数据延迟
    有些人确实借过,也还了,但平台系统没及时更新,显示“逾期”,这时候别骂街,先保留还款凭证,主动联系客服核实。


收到短信后,四步冷静应对法

  1. 征信报告
    登陆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或使用云闪付、支付宝等授权渠道),下载个人信用报告,重点看“贷款明细”里有没有这笔“同城贷”,没有?那你大概率是被误伤或冒名了。

  2. 别回短信,别点链接
    真正的金融机构不会用短信催收大额债务,那些附带链接让你“点击还款”的,99%是钓鱼网站,专骗验证码和银行卡信息。

  3. 收集证据,反向追查
    保存好短信截图、来电记录、通话录音,如果是骚扰电话,记得开启录音功能,并记下对方工号、公司名称,这些都可能成为日后维权的关键证据。

  4. 发正式函件,停止侵权
    如果确认自己无责,可以委托律师或自行发送《澄清声明函》给相关平台,要求其停止催收、删除不良记录,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以案说法:李女士的“被贷款”风波

去年,杭州的李女士收到多条“同城贷逾期”短信,称她借款1.8万元未还,她一头雾水,查征信发现果然有一笔陌生贷款,她第一时间报警,并向银保监会投诉。

经调查,原来是她半年前在一个美容院做项目时,填写了身份证和手机号,被店员私下卖给了一家助贷中介,对方用她的信息伪造人脸识别,完成了线上签约。

警方立案侦查,涉事中介人员被刑拘,贷款平台也被监管部门约谈,李女士的征信记录得以恢复,还获得了精神损害赔偿。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沉默不是金,维权才是盾


▶ 法条链接:你的权利有法可依

  • 《民法典》第1034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 《刑法》第253条之一: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25条: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明确禁止暴力催收、虚假陈述、骚扰无关人员等行为。

别让一条短信击穿你的生活秩序

朋友们,这个时代信息流转太快,我们的脸、声音、指纹,甚至一次不经意的扫码,都可能成为别人牟利的工具,但请相信,法律永远站在真实与正义这一边。

当你收到“同城贷款逾期”短信时,

✅ 先冷静,别恐慌
✅ 查征信,验真伪
✅ 保留证据,拒绝私了
✅ 必要时,果断出手维权

你不是孤军奋战,只要你手中有证据,心中有底线,再嚣张的催收也不过是纸老虎。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真正的债务要还,但不该你背的锅,一个都不能背

——我是张律,一个帮你把“麻烦”变成“明白”的律师。

一、这条短信,到底靠不靠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真是假?怎么应对最稳妥?
« 上一篇6分钟前
×
21
2025 10

一、这条短信,到底靠不靠谱?

收到“同城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违约?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应对策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手机...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