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个特接地气,但也特容易让人栽跟头的事儿—网贷逾期之后,那些号称能帮你搞定一切的律师,到底靠不靠谱?
你想啊,网贷逾期了,催收电话跟夺命连环call似的,通讯录被爆,心里那个慌啊,简直像揣了只兔子,这时候,突然有人跟你说:“哥们儿/姐们儿,别愁!我这儿有专业律师团队,专治各种网贷逾期疑难杂症,保准帮你协商到最低还款、最长分期,甚至还能帮你停息挂账、减免罚息!” 听着是不是特心动?感觉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停!打住!在你掏出辛苦钱之前,可得擦亮眼睛好好琢磨琢磨,这“律师”,到底是真菩萨还是假慈悲,搞不好你遇上的就是一群披着“律师”外衣的诈骗分子!
这些骗子的套路,说起来也不算多新鲜,但就是能精准拿捏住逾期朋友们的焦虑心理。
第一步:嘘寒问暖,精准“钓鱼”。他们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你,比如你在网上发过求助信息,或者干脆就是广撒网,上来先跟你共情,“我懂你,逾期的日子不好过”,把你的情绪稳住。
第二步:夸大其词,打包票。“百分百协商成功!”“我们跟各大平台都有关系!”“保证帮你把利息降到最低,甚至全免!” 这些话,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对吧?但你想想,法律事务哪有那么多“百分百”?平台政策也是铁板一块,哪能说改就改?凡是拍着胸脯说“包搞定”的,你就得在心里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第三步:索要“前期费用”、“保证金”、“诚意金”。这才是他们的终极目的!“我们律师团队运作需要成本,你先交个几千块的诚意金/服务费,我们马上开始帮你操作。” 等你钱一交,嘿,要么就是慢慢跟你耗,今天说平台在审核,明天说领导在审批;要么干脆就玩消失,拉黑你没商量。正规的律师代理案件,收费是有标准的,而且通常不会在没看到实际进展或签订正式委托合同前,就狮子大开口要一大笔“前期费用”。
第四步:伪造文件,继续忽悠。有些更“高级”的骗子,还会伪造一些所谓的“律师函”、“协商函”、“平台回函”来骗你,让你觉得他们是真的在办事,从而继续掏钱。
我们怎么才能擦亮眼睛,避免掉进这些“假律师”、“黑中介”的坑里呢?
给大伙儿几个实在的建议参考:
- 核实身份是王道:声称是律师的,务必要求对方出示《律师执业证》,并通过当地司法局官网或者“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律所和律师的真实信息,别不好意思,这是你的权利!
- 警惕“百分百成功”、“内部关系”:法律问题复杂多变,协商结果也取决于多种因素,任何打包票、说自己有“内部关系”的,基本都是骗子。
- 拒绝“先付费后办事”,尤其是高额费用:正规的法律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都是透明的,对于动辄几千上万的“前期费用”,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可以约定按阶段付费,或者事成之后再付大部分费用(风险代理,但并非所有案件都适用风险代理)。
- 不轻信陌生渠道的“热心人”:不要轻易相信那些主动找上门的“律师”或“法务”,特别是在一些非正规的论坛、社交群里。
- 保护好个人信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家庭住址、网贷平台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绝不能轻易透露给陌生人。
相关法条,咱们也得了解一下,心里有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五十五条: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业务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责令停止非法执业,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小编总结一下:
网贷逾期了,心里着急可以理解,但千万别因此乱了方寸,给了骗子可乘之机。真正的律师,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帮助,而不是靠吹嘘和承诺来骗取你的钱财。
遇到问题,优先考虑自己主动与网贷平台沟通协商,说明情况,争取理解,如果确实需要法律帮助,一定要通过正规的律师事务所去聘请执业律师,仔细核实对方资质,签订正式的委托代理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收费标准。
擦亮眼睛,捂紧钱袋,别让本就闹心的逾期,雪上加霜!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咱们下期再见!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个特接地气,但也特容易让人栽跟头的事儿——网贷逾期之后,那些号称能帮你搞定一切的律师,到底靠不靠谱?,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