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冷静三秒,这条短信到底靠不靠谱?

金融债务33秒前1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违约?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应对策略你有没有在深夜接到过一条冷冰冰的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逾期X天,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
那一刻,心跳是不是突然加快?手心出汗?脑子里闪过无数个念头:我到底还了没?会不会记错了?这算不算骚扰?他们能不能真的告我? 别急,作为一名从业十几年的民商事律师,我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给你捋清楚——
贷款逾期提醒短信背后藏着什么?你是真违约了,还是正在被“软暴力”围猎?**

首先得明白一件事:不是所有写着“逾期”的短信都是合法有效的通知

一、先冷静三秒,这条短信到底靠不靠谱?

现在市面上很多网贷平台、助贷机构甚至第三方催收公司,为了逼你还钱,会批量发送带有恐吓性质的短信。

  • “您的贷款已上报央行征信,请于24小时内处理!”
  • “已移交法务部门,即将起诉!”
  • “亲友联系人将被通知,请重视!”

这些话术听着吓人,但很多根本没有法律依据,属于典型的“心理施压”。

真正合规的金融机构,在你逾期后必须经过正式流程才能采取进一步行动,

  1. 先电话或书面通知;
  2. 给予合理宽限期;
  3. 上报征信前需确认债务真实且已履行告知义务;
  4. 起诉前要寄送催收函或律师函。

所以第一条建议就是:看到短信先别慌,查账单、翻记录、确认事实


三种常见情形,教你对号入座

我真的忘了还,确实逾期了

这种情况最简单——承认错误,及时补救

你可以这样做:

  • 立即登录APP或银行官网查看具体欠款金额;
  • 尽快还清本金+利息(注意保留还款凭证);
  • 主动联系客服说明情况,请求不要上报征信(部分机构允许一次“容时容差”服务);
  • 如果已经上征信,可申请“异议处理”,附上还款证明争取修复。

主动沟通永远比逃避强,大多数正规机构更愿意看到你积极履约的态度。

我已经还了,为什么还说我逾期?

这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很多人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或者跨行还款,存在到账延迟的情况,比如你10号晚上11点59分转账,系统显示成功,但实际上银行次日才清算到账。

这时候你就可能收到“逾期”短信,怎么办?

✅ 正确做法:

  • 截图保存还款成功的页面;
  • 查看银行流水,确认实际到账时间;
  • 若因系统延迟导致误判,可向贷款机构申诉,要求撤销不良记录;
  • 必要时可向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提出异议申请。

温馨提示:设置自动扣款或提前1-2天手动还款,能有效避免这种“技术性逾期”。

我没借过这笔钱,却收到催收短信

⚠️ 警惕!这可能是身份被盗用了。

现实中有很多案例:有人身份证丢失后被人冒名贷款;有的是信息泄露后被注册虚假账户。

如果你发现:

  • 不认识这家贷款公司;
  • 没签过合同;
  • 也没授权过人脸识别或银行卡绑定……

那你很可能成了“被贷款”的受害者。

📌 应对步骤:

  1. 第一时间报警,取得报案回执;
  2. 向涉事平台提交身份异议申请;
  3. 打印个人征信报告,标记异常贷款记录;
  4. 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请征信异议;
  5. 如涉及诉讼,坚决主张“非本人借贷”,申请笔迹鉴定或人脸识别溯源。

这类案件我们团队处理过不少,关键在于反应快、证据全


以案说法|她收到“逾期”短信,结果发现是前男友冒名贷款

去年夏天,杭州一位姑娘小林来找我咨询,她说自己准备买房办房贷,却被银行拒贷,理由是名下有一笔5万元的消费贷逾期两年未还。

可她根本没借过啊!

我们调取了她的征信报告,发现这笔贷款来自某知名互联网金融平台,放款时间是她和前男友恋爱期间,更巧的是,贷款绑定的手机号正是她旧号码,而那个号码早已被前男友“继承”使用。

我们立刻启动调查程序:

  • 调取平台开户时的人脸识别记录;
  • 查证签约IP地址;
  • 对比生物特征数据;
  • 并请小林做了司法鉴定级别的面部比对。

最终证实:人脸识别视频并非小林本人操作,而是有人用她的照片进行AI换脸破解验证。

最终法院判决:

  • 贷款合同无效;
  • 平台删除不良征信记录;
  • 前男友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另案处理。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面对“离奇逾期”,不要认命,要用法律武器夺回清白


法条链接|你的权利,写在白纸黑字里

以下是几个关键法律规定,值得你收藏:

🔹《民法典》第679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未经借款人同意,不得擅自变更合同内容或加重其责任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5条:
信息提供者向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不良信息,应当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否则,信息主体有权拒绝该记录纳入征信系统。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行业规范):
明确禁止使用威胁、侮辱、骚扰等方式催收;不得向无关第三人透露债务信息;不得虚构法律后果误导借款人。

🔹《刑法》第253条之一:
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

这些条款不是摆设,是你维权的“尚方宝剑”。


律师总结|别让一条短信击垮你的生活

朋友们,一条“贷款逾期”短信,可能只是提醒,也可能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心理战,但无论哪种情况,请记住三点:

  1. 事实胜于恐吓:先核实是否真有这笔债务,别被情绪牵着走;
  2. 证据决定胜负:聊天记录、转账截图、征信报告、报警回执……每一份都可能是翻盘的关键;
  3. 法律站在守序者这边:只要你没做亏心事,就大胆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名誉权、信用权和人格尊严。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信用无价,但它不该建立在恐惧之上;催收有权,但绝不能越过法律的边界。

你是借款人,不是猎物。
你是公民,不是待宰的羔羊。

遇到问题别怕,也别忍。
拿起手机,打个电话,发个邮件,甚至来找我聊聊。
总有一条路,能让你走出阴霾,重获清白。

—— 一名始终站在你这一边的执业律师

一、先冷静三秒,这条短信到底靠不靠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起诉离婚后多久发传票?传票迟迟不来怎么办?
« 上一篇34秒前
×
13
2025 10

一、先冷静三秒,这条短信到底靠不靠谱?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违约?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应对策略 你有没有在深夜接到过一条冷冰冰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