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短信轰炸?教你三招合法反击,别再默默忍着了!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明明只是最近手头紧,房贷、车贷或者信用卡晚还了几天,手机就开始“叮咚叮咚”响个不停——“您已被列入金融黑名单”“征信已受损,影响子女入学就业”“不立即还款将上门催收”……一条比一条...
最近老张跟我吐槽,说自己因为疫情断了收入,房贷迟了十来天,结果手机快炸了——每天几十条催收短信轮番轰炸,凌晨两点还在“准时”提醒他“立即还款”,连家人都收到了带他名字和欠款金额的“温馨提示”,更离谱的是,有条短信写着:“再不还钱,我们就要上门拜访你父母了。”老张气得直拍桌子:“我承认欠钱,但能不能讲点人性?”
像老张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很多人一逾期,就陷入“短信围城”:威胁、恐吓、群发、骚扰亲友……这些手段看似“高效催收”,实则早已踩了法律红线,我就以一个执业十几年的律师视角,手把手教你:当你的贷款逾期后遭遇不当短信催收,该怎么投诉、怎么维权、怎么守住自己的尊严和安宁。
不是所有催收短信都违法,关键看内容和方式。
✅合法的催收短信通常是:
❌违法或违规的短信行为包括:
记住一句话:你可以被催债,但不能被羞辱和恐吓。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把每一条让你不舒服的短信截图保存,包括:
如果对方用虚拟号码或境外号码发送,也别慌,截图照样有效,必要时可以去公证处做电子数据保全,增强证据效力。
根据我国现行监管体系,你可以向以下三个机构投诉:
银保监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互联网金融协会 / 地方金融办
工信部(针对短信骚扰)
小贴士:投诉时尽量附上截图、通话记录、贷款合同等材料,越完整,处理越快。
如果催收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你的生活、工作,甚至导致精神焦虑、抑郁,完全可以依法起诉,要求对方:
别觉得“欠钱就是理亏”,法律保护每个人的人格尊严和通信安宁权。
我曾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陈因创业失败,信用卡逾期两万多,催收公司不仅每天发三十多条短信,还用群发功能把他欠款的信息发给了他微信里全部200多个联系人,包括客户、前女友、高中老师……
小陈一度想轻生,后来他找到我,我们迅速收集证据,向银保监会和工信部同步投诉,并向法院提起人格权纠纷诉讼,法院判决催收公司书面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8000元,涉事平台也被监管部门约谈整改。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一次合法的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也可能推动行业规范的改变。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
明确规定:催收不得频繁致电、短信骚扰;不得向无关第三方透露债务人信息;不得使用威胁、恐吓语言。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四条
消费者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处拘留或罚款。
这些不是“摆设”,而是你维权的“武器”。
最后我想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
你可以暂时没钱,但不能任人欺负;你可以面对压力,但不该被恐惧支配,催收的本质是“要钱”,而不是“毁人”。
当你收到那些让你喘不过气的短信时,
拿起手机,截图、投诉、发声,每一步都是在重建自己的边界,法律从不偏袒“有钱人”,它真正保护的,是每一个敢于站出来维护尊严的普通人。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正式法律意见,具体案件请咨询专业律师或通过正规渠道维权。
贷款逾期短信轰炸?教你三招合法反击,还你清净生活!,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老张跟我吐槽,说自己因为疫情断了收入,房贷迟了十来天,结果手机快炸了——每天几十条催收短信轮番轰炸,凌晨两...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