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遵信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真是假?如何应对才最稳妥?

金融债务33秒前1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手机突然“叮”一声,跳出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遵信贷款的借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以免影响征信……”

那一刻,心跳可能猛地一沉,是不是真逾期了?会不会被催收?征信会不会被拉黑?更可怕的是——这到底是不是诈骗?

收到遵信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真是假?如何应对才最稳妥?

别急,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今天咱们就坐下来,像朋友聊天一样,把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这条短信背后藏着什么?我们该信吗?又该怎么应对,才能既保护钱包,又守住信用?


先冷静:这条短信,到底是真是假?

你要知道一个真相:现在绝大多数贷款平台,包括所谓的“遵信贷款”,并不一定是正规持牌机构,很多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实则可能是外包催收公司、甚至是打着贷款幌子的诈骗团伙。

所以第一步——别慌,先核实

怎么核实?三步走:

  1. 查合同:你到底有没有借过这笔钱?翻出当初的借款协议或APP截图,确认是否有“遵信贷款”这个产品,是否签过字、录过脸、绑过银行卡。
  2. 查记录:登录银行流水或支付平台(比如支付宝、微信),看有没有对应金额的入账和扣款记录。
  3. 查平台资质:去“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遵信贷款”背后的公司名称,看它有没有金融牌照,经营范围是否包含“发放贷款”。

如果以上三点都对不上,那这条短信大概率是冒名催收,甚至是诈骗陷阱


常见套路揭秘:他们是怎么吓唬你的?

这些年我处理过太多类似案件,总结出几个高频套路:

  • 伪造官方口吻:用“【遵信金融】”“【法务部通知】”等看似正规的签名,制造权威感。
  • 威胁上征信:反复强调“已上报央行征信”“将列入黑名单”,让人恐慌。
  • 诱导点链接:短信里附个短网址,“点击查询逾期明细”,一点进去就是钓鱼页面,盗取个人信息。
  • 暴力催收前置:还没确认债务,就开始打电话轰炸亲友,甚至P图发“通缉令”。

记住一句话:真正的金融机构,在催收前一定会履行告知义务,且绝不会用恐吓、骚扰方式逼你还钱


如果你确实借过,怎么办?

假设你查了一下,确实在某个平台借过钱,只是忘了还款时间,那也别慌,按步骤来:

  1. 主动联系官方客服:通过APP内渠道或官网电话联系,确认欠款金额、利息计算是否合规。
  2. 要求提供还款明细:正规平台必须能提供清晰的本金、利息、罚息构成表。
  3. 协商延期或分期:如果暂时还不上,可以申请展期或个性化分期,很多平台是支持的。
  4. 保留所有沟通记录:录音、截图、邮件,全留着,关键时刻能救命。

特别提醒:不要轻易加所谓“法务专员”的微信,更不要转账到个人账户,一切还款必须通过官方对公通道完成。


以案说法:李女士的“被逾期”经历

去年,我的当事人李女士收到一条“遵信贷款逾期”短信,说她欠款8600元,再不还就要起诉,她吓得整晚睡不着,差点准备借钱还款。

我们接手后做了三件事:

  1. 查她的征信报告——无任何“遵信贷款”记录;
  2. 查银行流水——近一年无相关入账;
  3. 通过工信部投诉平台反查短信来源——注册公司为某科技公司,无放贷资质。

最终我们认定:这是典型的冒名催收,我们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发送律师函要求停止侵权,对方很快销号跑路。

李女士后来感慨:“原来不是所有短信都得信,关键是要有人帮我理清思路。”


法条链接:你的权利,法律早就写好了

  • 《民法典》第1032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3条:催收不得使用恐吓、威胁、侮辱性语言,不得骚扰无关第三人。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 刑法》第293条之一:催收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可构成犯罪。

也就是说,哪怕你真欠了钱,催收也必须合法合规,越界了,就是他们违法,不是你犯错。


律师总结:面对“逾期短信”,记住这五句话

  1. 不信陌生短信——凡是没核实的催收信息,一律视为可疑。
  2. 不点陌生链接——防止信息被盗,银行卡被套空。
  3. 不跟陌生人协商——只认官方渠道,不加微信、不接语音威胁。
  4. 不怕合理逾期——真有困难,依法可协商,别被吓出心理阴影。
  5. 要留证据维权——截图、录音、报警记录,都是你反击的武器。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信用很重要,但比信用更重要的,是你清醒的头脑和敢于说“不”的底气。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一条短信就崩塌,只要你站稳脚跟,法律永远站在你这一边。

——我是张律,一个不说套话、只讲真话的律师朋友。

收到遵信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真是假?如何应对才最稳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夫妻离婚后双方冷静多久?冷静期如何帮你避免冲动决定?
« 上一篇3分钟前
×
14
2025 10

收到遵信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真是假?如何应对才最稳妥?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手机突然“叮”一声,跳出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遵信贷款的借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