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贷款逾期短信吓到你?别慌!一文讲清后果、应对与补救全攻略
最近有朋友私信我,说手机突然收到一条农业银行发来的短信:“您在我行的贷款已连续逾期X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及产生法律后果。” 配图还附了张截图,红字标着“逾期金额”、“滞纳金”、“可能被起诉”等...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深夜刷手机,突然一条短信弹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xx平台的小额贷款已逾期X天,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
那一刻,心跳漏了一拍,不是没想过还,只是最近手头紧,想着“拖几天应该没事”,结果系统比你还准时。
咱们不绕弯子,也不整那些冷冰冰的法律术语,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身份,像朋友聊天一样,跟你聊聊:小额贷款逾期到底有多严重?会坐牢吗?还能不能补救?怎么避免雪球越滚越大?
先说结论:小额贷逾期本身不直接导致坐牢,但后续连锁反应可能让你寸步难行。
很多人觉得,小额贷款嘛,几千块,又不是银行大额贷款,逾期就逾期了,能把我怎么样?
错!现在的金融体系早就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哪怕你在某个小平台借了3000块,只要它接入了征信系统或百行征信(比如多数正规网贷平台都接了),一旦逾期超过30天,你的征信报告上就会留下“污点”。
这个“污点”意味着什么?
以后你想买房办房贷、买车办车贷,甚至申请信用卡,银行第一件事就是查征信,看到你有逾期记录,轻则提高利率、降低额度,重则直接拒贷。
更可怕的是,有些平台还会把你的信息同步给催收公司,起初是短信、电话轰炸,接着可能是凌晨来电、发朋友圈暗示你欠钱不还……手段五花八门,专攻心理防线。
我常被问:“张律师,我欠了几千块小贷,会不会被抓去坐牢?”
我的回答永远是:单纯民事借贷逾期,不会构成刑事犯罪。
如果你有以下行为,性质就变了:
这时候,就可能涉嫌“诈骗罪”或“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那就不是欠钱的事了,是真的要负刑事责任。
所以记住一句话:可以穷,但不能“赖”。
如果你已经收到逾期短信,别慌,按这三步走:
先登录平台APP或拨打官方客服,确认是不是真的逾期,警惕假冒短信!现在很多骗子冒充贷款平台发链接,诱导你点击木马程序。凡是让你点链接还款的,一律先打官方电话核实。
别等催收打上门,你现在就打电话过去,态度诚恳地说:“我现在确实困难,但我愿意还,能不能分期?能不能减免部分罚息?”
很多平台都有“困难用户帮扶通道”,尤其是疫情后,监管也要求金融机构人性化处理。
如果欠了好几个平台,别乱还,先查清楚哪些上了征信,优先还这些;没上征信的可以稍缓,但也不能彻底不管。
额外提醒:还完之后,记得让平台开具《结清证明》,并过3-6个月后查一次征信,确认不良记录是否更新。
去年我接了个案子,当事人小林,90后程序员,曾在某知名网贷平台借了2800元应急,后来换了工作,忘记还款,逾期了47天。
当时他觉得“这么点钱,无所谓”,结果两年后他想买房,申请房贷时被银行拒贷,查征信才发现,那笔2800元的逾期记录还在,且显示“当前仍为逾期状态”——原来平台一直没更新数据。
更糟的是,期间催收公司频繁骚扰他家人,母亲一度以为儿子出事,血压飙升住院。
最后我们帮他联系平台更正征信、出具结清证明,折腾了三个月才搞定,但他错过了最佳购房时机,房价涨了20%。
你看,有时候毁掉一个人的,不是那几千块,而是对“小事”的漠视。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 说明你还钱是法定义务,躲不了。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为5年,自不良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
→ 意味着只要你把钱还了,5年后征信自动修复。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 强调:恶意骗贷才构成犯罪,正常逾期不在此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法院可限制其高消费。
→ 欠钱不还被起诉,可能连高铁都坐不了。
朋友们,这个时代,信用就是你的第二张身份证。
小额贷款看似不起眼,但它背后连接的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
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沉默、假装看不见。
我的建议很简单:
✅ 借钱前想清楚能不能还;
✅ 逾期后第一时间面对;
✅ 还清后记得修复征信。
法律从不惩罚一时的困境,但一定会惩戒持续的侥幸。
你不怕穷,也不怕难,但千万别让自己活成别人口中“老赖”的样子。
真正的体面,不是银行卡余额,而是你面对责任时的态度。
——张律写于深夜案前
短信提醒小贷逾期了?别慌!一文讲清后果、应对与自救全攻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深夜刷手机,突然一条短信弹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xx平台的小额贷款已逾期X天,请尽快...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