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收到起诉短信别慌!是真是假?怎么应对才最稳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因贷款逾期未还,已被正式起诉,请尽快处理,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那一刻,心跳骤停,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完了,是不是要坐牢了?”别急...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晚上十点,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连续逾期12天,剩余本金89,600元,若未及时还款将上报征信并启动司法程序,请立即联系客服处理。”
那一刻,心跳是不是猛地一沉?手心冒汗,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问号:我贷过这笔款吗?什么时候的事?是不是搞错了?还是……有人冒用我的身份?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我就用大白话、接地气的方式,给你捋清楚:这种“贷款逾期”短信到底是怎么回事?是真的逾期了,还是诈骗陷阱?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判断、怎么应对、怎么保护自己?
首先得明确一点:不是所有写着“逾期”的短信都是真的。
现在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很多不法分子会伪造银行或贷款平台的短信模板,故意用“逾期”“征信受损”“司法追责”等关键词制造恐慌,目的就是让你慌乱中点击链接、拨打所谓“客服电话”,然后一步步套取你的银行卡号、验证码,甚至诱导你转账“解冻账户”。
那怎么分辨真假?
✅真通知的特点:
❌假恐吓的套路:
记住一句话:凡是让你转账、交“保证金”、点链接改信息的,九成九是骗子。
如果你仔细回想,确实借过网贷、消费贷或者信用卡分期,最近因为工作变动、家庭变故等原因没能按时还上,那这条短信可能是真实的提醒。
这时候,慌没用,逃避更不行,正确的做法是:
第一时间核实信息
打开对应的贷款APP或登录官网,查看还款记录和当前状态,不要通过短信里的电话或链接查,要自己主动登录正规渠道。
主动联系正规客服
如果确认逾期,别等对方催收上门,主动打官方客服电话说明情况,表达还款意愿,大多数正规机构都支持协商延期、分期或减免部分罚息,前提是——你得“露面”。
保留沟通记录
所有通话尽量录音,文字沟通保留截图,万一后续出现催收暴力、信息泄露等问题,这些都是维权证据。
优先处理征信影响大的债务
银行贷款、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产品一旦逾期超90天,基本就会报送央行征信系统,而一些小平台可能不上征信,但会纳入大数据黑名单(如百行征信),影响未来借贷。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收到了一条“微粒贷逾期”短信,说她欠款7万多元,即将被起诉,她吓得不行,因为她确实几年前用过微粒贷,但早就结清了。
她按照短信里的“客服电话”打了过去,对方自称是“腾讯金融法务部”,说系统显示她有一笔2021年的贷款未还,需要缴纳“结清证明费”和“征信修复金”共8000元才能撤销记录。
李女士信以为真,分两次转账,结果第二天又来短信,说还有另一笔“关联贷款”逾期……她这才警觉,赶紧报警,并找到我们律所。
我们调取了她的微粒贷历史账单,发现根本没有这笔贷款,最终查明:这是典型的“仿冒平台+心理操控”诈骗,骗子利用她对征信的恐惧,精准施压,短短三天骗走近两万元。
这个案子后来推动了当地反诈中心与腾讯金融的合作预警机制,但我想说的是:真正可怕的不是逾期本身,而是你在慌乱中失去判断力。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也就是说,合法的债务要还,但违法的催收和诈骗必须严惩。
朋友们,现代社会离不开信用,也绕不开借贷,但我们一定要明白:
信用是一笔资产,而不是枷锁;负债是一种责任,但不该成为恐惧的源头。
当你收到“贷款逾期”短信时,请记住三个关键词:
🔹冷静—— 别让情绪主导行为;
🔹核实—— 只相信你自己查到的信息;
🔹主动—— 真有问题,早点面对总比拖成坏账强。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逾期,可以带上身份证和手机,去附近银行打印一份个人征信报告(每年有两次免费机会),一看便知有没有未结清的贷款记录。
最后送大家一句我常对客户说的话:
“不怕有债,就怕无知;不怕犯错,就怕沉默。”
你是自己人生的第一责任人,面对问题,勇敢一点,清醒一点,法律永远站在理性那一边。
—— 一名不愿看到客户被吓哭的律师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真是假?怎么应对才最稳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晚上十点,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连续逾期12天...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