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社保看似省了小钱,其实可能丢了大钱?
每个月工资条上扣掉的社保费用,要是能直接揣进自己兜里该多好?尤其对于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人员或者一些小企业员工来说,“不交社保”似乎成了眼前“省下一笔”的捷径,但如果不交社保,未来真的还能顺利领到钱吗...
陕西信合贷款逾期短信频发?别慌!3步自救法+1个关键认知帮你稳住局面不少陕西老乡私信我:“张律师,我突然收到陕西信合的催收短信,说我已经逾期了,可我一直按时还啊!”“是不是系统出错了?”“会不会影响征信?以后还能不能贷款?”
说实话,这类问题我见得太多了,尤其在农村和小城镇,很多人靠着信合贷款盖房、做生意、供孩子上学,一旦出现“逾期”提示,整个人都慌了——不是怕钱,是怕信誉塌了,怕被贴上“老赖”的标签。 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捋清楚:为什么你没逾期也会收到催款短信?收到后该怎么办?最关键的,如何避免掉进“被动逾期”的坑?**
先说一个真相:银行系统的“还款日”和你手机记的“还款日”,未必是一天。
举个例子,你办贷款时签的合同写的是每月15号还款,你也一直15号转钱,但陕西信合(或其合作的第三方支付通道)实际到账时间是T+1,也就是16号才入账,在银行系统眼里——你,逾期了!
更常见的情况是:
别拿“我以为”当依据,一切以合同约定为准。
第一步:别删短信,截图保存
哪怕你觉得是误发,也先别急着删,这是证据,截图要包含时间、内容、发送号码(通常是96596或106开头的官方号),万一后续扯皮,这就是你的“护身符”。
第二步:立即登录官方渠道查证
打开“陕西信合”APP或微信公众号,进入贷款账户页面,查看实际还款状态,重点看三个东西:
如果发现确实未到账,立刻补还,并保留转账凭证。
第三步:主动联系客服,说明情况
打96596,态度平和地说明:“我收到了逾期提醒,但我已在规定时间内操作还款,请帮我核实是否因到账延迟导致系统误判。”
要求他们做两件事:
银行不怕你还钱,怕你失联,主动沟通,80%的问题都能化解。
去年冬天,渭南的李大哥给我打电话,声音都在抖,他靠信合贷了8万块搞花椒种植,每月准时15号转账,可年底突然收到短信:“您已逾期90天,将上报征信。”
他急得睡不着觉,跑去信用社问,柜员查完说:“您10月那笔钱,16号才到账,算逾期。”
李大哥懵了:“我明明15号就转了!”
我让他调出手机银行记录,果然15号下午4点转账成功,再查信合系统,显示“到账时间16日9:30”,问题出在跨行代扣通道延迟。
我们立刻提交了转账凭证、合同复印件,书面申请异议处理,一周后,信合回复:确因系统延迟,撤销逾期记录,不计罚息。
这个案子让我特别感慨:老百姓不是不守信,而是不懂规则背后的“潜规则”。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一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这意味着——
只要你能证明自己按时履约,银行就必须核查并纠正错误记录。
在这个“信用即资产”的年代,一次误判的逾期,可能让你五年内贷不了款、办不了信用卡,甚至影响孩子考公政审。
所以我想告诉你三句话:
最后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咱们农民、个体户、打工族,挣的都是辛苦钱,守的都是良心账,银行服务再怎么数字化,也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收到陕西信合的逾期短信,别慌,按我说的三步走,把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
你还清的不只是贷款,更是别人对你的信任。
—— 张维律师 · 西安 · 专注金融纠纷七年
一、你以为没逾期,其实可能早就踩线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陕西信合贷款逾期短信频发?别慌!3步自救法+1个关键认知帮你稳住局面 不少陕西老乡私信我:“张律师,我突然收...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