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扰民怎么举报?忍不了了该找谁?这份维权指南请收好!
窗外蛙声一片倒也罢了,偏偏隔壁装修电钻“嗡嗡”响到凌晨一点? 或者楼上邻居天天拖椅子、摔门、孩子蹦跳,地板震得像地震? 再不然就是楼下广场舞音乐从早响到晚,喇叭音量恨不得掀翻楼顶…… 这...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夜晚——本该是放松休息的时刻,隔壁却传来震耳欲聋的装修电钻声,或者楼上的邻居半夜跳起广场舞般的“咚咚咚”节奏?又或者小区楼下每晚十点准时响起的广场舞音响,音量大到连关窗都挡不住?
这时候,你是不是一边揉着太阳穴,一边在心里默念:“再吵我就要崩溃了……可我能做什么?”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无数人头疼的问题——噪音扰民到底该怎么举报?遇到这种情况,普通人能依法维权吗?怎么操作才最有效?
很多人觉得“吵”就是扰民,但法律上是有标准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相关国家标准,白天超过55分贝、夜间(22:00—6:00)超过45分贝的环境噪声,就可能构成扰民。
常见的扰民行为包括:
这些行为如果持续影响你的正常生活,就已经涉嫌违法,不是你“太敏感”,而是你有权安静地生活。
别一上来就怒摔锅碗瓢盆去对骂,也别默默忍受指望对方良心发现,正确的做法是:冷静取证、合理沟通、依法投诉。
没有证据,再有理也难维权,你可以这样做:
证据越完整,后续投诉越有力。
对方真不知道自己吵到了别人,可以先敲门礼貌提醒:“您好,我住在楼下,晚上声音有点大,影响休息,能不能稍微注意一下?”
多数人听到后会收敛,但如果对方态度恶劣、拒不改正,那就直接进入下一步。
不同类型的噪音,归不同的部门管:
噪音类型 | 投诉渠道 |
---|---|
生活噪音(邻里喧哗、宠物叫) | 拨打110,由公安机关处理 |
装修噪音(非规定时间施工) | 向物业反映,或拨打住建部门电话 |
广场舞、商业促销音响 | 拨打12345市民热线,或向城管部门举报 |
工业/建筑工地噪音 | 向生态环境局(环保局)投诉 |
⚠️ 特别提醒:110不是只能报警抓小偷!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制造噪音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警察完全可以出警处理。
你可以这样说:“我多次受到噪音干扰,已经影响正常休息,请求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警察到场后会进行警告,屡教不改的,可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2022年,杭州一位退休教师王阿姨因长期受小区广场舞噪音困扰,多次投诉无果,某晚,她再次被震耳欲聋的音乐吵醒,情绪激动下与领舞者发生争执,结果反被推搡受伤。
她随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组织者赔偿,并请求法院确认相关部门未履职构成行政不作为。
法院最终判决:广场舞组织者承担主要责任,赔偿医疗费;同时认定当地城管部门“接到投诉后未及时处置”,属于履职不到位,责令其今后加强监管。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个人维权可以成功,但必须依靠证据和法律程序,政府部门也有责任主动作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二)在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音量过大,干扰周围生活环境。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民法典》第二百九十四条
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噪声、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有害物质。
这些法条不是摆设,是你主张权利的法律依据。
很多人觉得“吵一点算什么大事”,但长期噪音会影响睡眠质量、引发焦虑甚至高血压。安静地生活,不是奢侈,而是法律赋予每个人的权利。
面对噪音扰民,不要怕麻烦,更不要习惯性忍让。
✅ 先沟通,体现善意;
✅ 再取证,掌握主动;
✅ 最后投诉,依法维权。
你每一次理性而坚定的发声,不仅是为自己争取安宁,也在推动整个社会对公共空间文明的尊重。
毕竟,一个城市真正的文明,不在于高楼有多高,而在于深夜里,是否还能听见风穿过树梢的声音。
如果你正在被噪音折磨,现在就可以拿起手机,录一段音,打一个电话——你的安静生活,值得被认真对待。
噪音扰民怎么举报?忍不了了还能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夜晚——本该是放松休息的时刻,隔壁却传来震耳欲聋的装修电钻声,或者楼上的邻居半夜跳起广场舞...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