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陌生人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否则可能被坑惨

金融债务35秒前1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名下XX平台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避免影响征信。”可问题是,你压根没借过这笔钱,甚至连这个平台都没注册过,更离谱的是,短信里的姓名、身份证号甚至电话号码都对得上,但借款记录却完全陌生。

这时候,你是直接打电话过去质问?还是默默删除当没看见?又或者担心征信受损赶紧去查信用报告?

收到陌生人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否则可能被坑惨

作为一名处理过上百起类似纠纷的执业律师,我必须告诉你:这种“陌生人贷款逾期短信”,背后藏着的不仅是信息泄露的风险,更可能是身份被盗用的前兆,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面对这类短信,到底该怎么应对?哪些动作千万不能做?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先别慌,三步冷静排查

很多人一看到“逾期”、“征信”这几个字就紧张得不行,生怕自己莫名其妙背上黑锅,其实大可不必立刻恐慌,冷静下来做三件事:

第一步:确认是否本人操作

先回忆一下最近有没有在不熟悉的APP上填写过个人信息?比如某些短视频平台跳出来的“极速贷”、“零元借”广告,点进去填了身份证和手机号就跳出额度——这种看似“免费”的服务,往往已经悄悄授权了第三方借贷通道。

建议打开手机的应用商店搜索相关平台名称,查看是否曾安装或登录过,同时检查短信中提到的平台是否真实存在(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实)。

第二步:查征信报告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无论你信不信那条短信,都建议立即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或“云闪付”APP免费查询一次个人征信报告

重点看“信贷记录”部分是否有这笔贷款,如果报告里没有,说明大概率是虚假催收或冒名贷款未完成放款;但如果真的有记录,哪怕金额很小,也必须高度重视——这意味着有人用你的身份信息完成了全流程借款!

第三步:保留证据并举报

把短信截图保存好,连同通话录音(如有)、平台页面等一起归档,然后向以下机构分别反馈:

  • 向涉事平台官方客服投诉,要求提供借款合同、人脸识别记录、电子签名等原始材料;
  • 向工信部举报骚扰短信(网址:https://dxss.miit.gov.cn);
  • 若怀疑身份被盗用,可向公安机关报案,并获取《受案回执》作为后续维权依据。

以案说法|她从未借钱,却被列入“老赖名单”

去年我们接手过一个真实案例:杭州的李女士突然发现自己无法购买高铁票,去法院咨询才得知自己被列入限制高消费名单,原因是在某网贷平台有一笔8000元贷款长期未还。

可她坚称从未注册过该平台,我们调取其征信报告后发现,确有这笔贷款记录,且放款时间为一年前,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平台在审核时仅通过“身份证+活体识别”完成认证,而李女士曾在某个兼职网站上传过手持身份证的照片,后被不法分子盗用并合成人脸视频通过验证。

我们联合技术专家出具鉴定意见,证明人脸识别过程存在合成痕迹,并向法院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经过六个月的拉锯战,法院裁定终止对该笔债务的强制执行,李女士的名字也被移出失信名单。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即使贷款记录上了征信,也不代表一定是你本人所为,关键在于能否拿出足够证据证明“非本人意愿操作”。


法条链接|这些法律规定是你最强的盾牌

  1.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
    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
    → 若他人冒用你身份申请贷款,属于典型的姓名权侵权。

  2.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
    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等,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盗用身份借款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3.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 平台若未尽到审慎审核义务,需承担连带责任。


律师总结|守住底线思维,做清醒的现代人

在这个数据即资产的时代,我们的身份早已不再是一张身份证那么简单,而是由无数个数字节点组成的“信用人格”,一旦这个人格被恶意复制、嫁接、滥用,后果远比想象中严重。

请记住这几点核心原则:

不要轻信任何“免审核、秒到账”的贷款宣传——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
定期查征信,至少每年一次——就像体检一样,早发现问题,早解决。
绝不随意授权人脸、指纹、银行卡信息——尤其是那些来路不明的小程序、H5页面。
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行动——拖延只会让损失扩大,证据灭失。

最后提醒一句: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当你收到那条“陌生人贷款逾期短信”时,它或许不是终点,但一定是起点——一个让你重新审视自我信息防护意识的起点。

别让别人的贪婪,毁了你多年的信用积累,清醒一点,谨慎一点,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收到陌生人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否则可能被坑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一、先别慌,分三步判断短信真假
« 上一篇6分钟前
×
13
2025 10

收到陌生人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否则可能被坑惨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名下XX平台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避免影响征...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