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陌生人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
你有没有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写着:“您名下在某平台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可问题是——你根本没申请过这笔贷款!更离谱的是,对方连名字都叫错了,或者压根就是个陌生号码发来的,这时候,你...
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名下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可你明明没借过款,心里“咯噔”一下,脑袋瞬间空白,手心开始冒汗,这不是诈骗?还是系统出错了?更可怕的是,会不会有人冒用我的身份去借钱?
别急,作为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我处理过太多类似的咨询和案件,今天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跟你聊聊:当你收到一条不属于你的贷款逾期短信时,到底该怎么办?
很多人一看到“逾期”、“征信”这些字眼就紧张,下意识想点进去看看怎么回事,但请记住:凡是带链接、让你立即转账或输入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的短信,99%是诈骗。
真正的金融机构不会通过短信直接催收大额债务,尤其是你从未申请过的贷款,正规流程通常是电话联系、寄送书面通知,甚至走法律程序,而不是一条冷冰冰的短信就吓唬你。
所以第一步:不点击、不回复、不透露任何个人信息。
什么叫“被贷款”?就是有人用你的身份信息,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申请了贷款,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在身份证遗失、复印件外泄、或者曾参与过“帮忙刷单”“兼职认证”的情况下。
你可以这么做:
查征信报告
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https://ipcrs.pbccrc.org.cn),注册后免费查一次个人信用报告,重点看“信贷记录”部分,有没有你不认识的贷款机构、借款金额、放款时间。
联系短信里的平台
如果短信里提到了具体的贷款公司(比如某消费金融、某网贷平台),直接打他们官方客服电话核实,注意:不要用短信里的电话号码回拨,要自己搜官网号码。
保留证据
把短信截图、通话记录、查询结果全都保存好,这些都是后续维权的重要依据。
一旦发现确实是别人用你的身份办的贷款,别犹豫,马上报警,拿着身份证、征信报告去派出所报案,要求出具《受案回执》,这份文件非常关键,它是你“非本人操作”的有力证明。
向涉事贷款机构提交异议申请,说明情况,并附上报警回执、身份证复印件(注明用途)、征信报告等材料,要求他们停止催收、删除不良记录。
根据《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你有权要求侵害人承担责任,平台也有审核义务,如果他们没尽到审慎审查责任,也要承担相应后果。
很多人处理完眼前的事就松了口气,但其实隐患还在,想想看:为什么你的信息会被拿去贷款?是不是曾经把身份证照片发给过陌生人?是不是在某些不明网站填过资料?
建议你:
信息安全,是一场持久战。
我知道,这种事特别让人焦虑,你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会不会真的背上黑锅,影响买房、孩子上学……但我想告诉你:你不是一个人。
我见过太多客户,一开始吓得睡不着觉,后来在我们协助下,一步步澄清事实,最终不仅洗清了冤屈,还拿到了赔偿,法律站在你这边,只要你行动及时、方法得当。
我曾代理过一个真实案例:王女士身份证丢了,没挂失,三个月后,她收到某网贷平台的催收短信,说她借了2万元未还,她一头雾水,查征信才发现名下真有一笔贷款,放款时间正是她丢身份证那周。
我们第一时间帮她报警,拿到受案回执后,联系平台申诉,平台起初推诿,说“人脸识别通过了”,但我们调取了贷款时的IP地址、设备信息,发现登录地在外省,且设备从未绑定过她的手机号。
平台承认审核存在漏洞,撤销贷款记录,并向她书面道歉,王女士不仅没赔钱,还因个人信息被滥用,获得了精神损害赔偿。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法律是底线。
这些法条不是摆设,而是你在面对“被贷款”时最硬的底气。
收到陌生贷款逾期短信,不可怕,可怕的是慌乱中做出错误选择,记住这五步:冷静→查证→报警→申诉→防护。
你要相信,法律不会让无辜者买单,身份信息被盗用不是你的错,但积极维权是你的责任,别觉得麻烦,别怕跑腿,每一次较真,都是在为自己的人生筑一道防火墙。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在这个信息裸奔的时代,最大的安全感,不是运气好,而是懂法、敢发声、会行动。
你是你人生的主人,别让一条短信,夺走你的平静与尊严。
收到陌生人的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先搞清楚这5件事!,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名下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可你明明没借过款,心...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