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怎么举报?发现被坑了还能追回损失吗?

普法百科35秒前1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刷着短视频,突然看到一款“三天瘦十斤”的减肥产品,广告里模特身材火辣、效果惊人;点进详情页,又是“国家级认证”“百万用户见证”,说得头头是道,结果你咬牙买了,用了一个月,体重没变,腰包倒是瘪了,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这不会是虚假宣传吧?

别急,你不是一个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虚假宣传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保健品夸大功效、网红带货虚构销量、教育培训承诺“包就业”却一毕业就失业……这些行为不仅骗钱,更是在挑战法律的底线。

虚假宣传怎么举报?发现被坑了还能追回损失吗?

那么问题来了:遇到虚假宣传,到底该怎么举报?能不能把钱要回来?我就以一名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的身份,手把手教你如何识破套路、收集证据、依法维权,把属于你的公道拿回来。


什么是“虚假宣传”?别被花哨话术绕晕

很多人以为,只有明目张胆造假才算违法,比如把普通糖果说成抗癌神药,但实际上,法律上的“虚假宣传”范围更广,它包括:

  • 完全捏造事实:比如宣称某护肤品“7天祛斑90%”,实际毫无科学依据;
  • 片面夸大功效:只说优点不说副作用,或者把个别案例当成普遍效果;
  • 虚构用户评价或数据:刷单炒信、伪造好评截图、虚构下载量;
  • 利用权威形象误导:冒用医生、专家名义,或伪造检测报告。

记住一句话:只要让消费者产生错误认知,并因此做出购买决定,就可能构成虚假宣传。


发现被坑了,四步走稳准狠维权

别光生气,行动才是关键,我给你整理了一套实操性强的举报维权流程,照着做,成功率高得多。

第一步:固定证据,别让证据“飞”了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很多人维权失败,就是因为证据不足,你要马上做这几件事:

  • 截图保存广告页面、直播回放、商品详情页;
  • 保留聊天记录(尤其是客服承诺的内容);
  • 保存支付凭证、订单信息;
  • 如果有实物,别扔包装,拍照留证;
  • 录音录像(在合法前提下),比如打电话投诉时录下来。

⚠️特别提醒:现在很多平台会悄悄删帖、下架商品,动作一定要快!

第二步:先跟商家协商,给对方一个“知错就改”的机会

直接举报前,建议先通过平台客服或商家沟通,明确提出诉求,比如退款、赔偿等,有时候商家怕事,会主动退钱息事宁人。

注意语气理性,别骂人,但态度要坚决,你说:“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您这种行为涉嫌虚假宣传,我可以依法索赔,也希望咱们能协商解决。”这话一出,很多商家立马就软了。

第三步:多渠道举报,让监管长出牙齿

如果协商无果,那就该动真格了,以下是几个最有效的举报途径:

  1. 12315平台(全国通用)
    下载“全国12315”App或微信小程序,选择“我要投诉”或“我要举报”,填写商家名称、地址、违法行为描述,并上传证据,处理速度快,一般7个工作日内会有反馈。

  2. 向市场监管部门现场举报
    如果涉及金额较大或情节严重,可以直接去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书面材料,记得带上身份证复印件和证据清单。

  3. 电商平台内部投诉
    比如淘宝、京东、拼多多都有“假一赔三”机制,在订单页面发起投诉,平台核实后可能会先行赔付。

  4. 向广告监管部门举报(适用情况较少但有力)
    如果是电视台、广播、大型网站发布的广告,可向当地广电或网信办反映。

第四步:必要时起诉,用法律武器讨回公道

如果上述方式都没用,别怂,该告就告,小额诉讼(标的额1万元以下)程序简单,甚至可以不去法院开庭,写份起诉状邮寄就行。

而且根据法律规定,因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受损的,不仅可以退一赔三,最低赔偿500元,也就是说,哪怕你只花了99块,也能拿到500块赔偿!


以案说法:一场“神效面膜”背后的胜诉之路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一款“逆龄再生面膜”,广告称“使用一周肌肤年轻十岁”,还附有几十条真人测评视频。

她花899元买了三盒,用了两周满脸爆痘,送去检测才发现,产品成分里根本没有宣传中的“活性肽”,反而含有违禁激素。

我们第一时间固定了所有广告素材和聊天记录,向12315投诉未果后,直接提起民事诉讼,最终法院认定商家构成欺诈,判决退还货款并赔偿500元——虽然金额不大,但意义重大:这是对虚假宣传者的警告。

更关键的是,我们同步向市场监管局举报,后续该品牌被立案调查,多个直播间被封停,一场维权,打掉一条灰色产业链。


法条链接:这些法律是你最硬的后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经营者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 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按照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不足五百元的,按五百元计算。
  •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等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 《广告法》第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这些不是摆设,而是你维权的“尚方宝剑”。


别让沉默成为骗子的帮凶

最后我想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每一次沉默,都是对违法行为的纵容。

很多人觉得“就几百块钱,懒得折腾”,可正是这种心态,才让虚假宣传屡禁不止,你要明白,你不是在为自己争那几百块,而是在为所有消费者守住底线。

举报不丢人,维权不麻烦,只要你敢站出来,法律就会站在你这边。

记住我的建议:
👉 看到夸张宣传先打个问号;
👉 付款前多查几眼评论区和企业信用
👉 被坑了立刻取证、果断举报;
👉 必要时请专业律师介入,事半功倍。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觉醒而改变,但你的每一次较真,都在推动它变得更好一点。

别再问“能不能追回损失”——现在你知道了,能,而且必须能。

虚假宣传怎么举报?发现被坑了还能追回损失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大学请假条怎么写?写错一张可能影响毕业!突发情况咋办?
« 上一篇6分钟前
×
31
2025 10

虚假宣传怎么举报?发现被坑了还能追回损失吗?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刷着短视频,突然看到一款“三天瘦十斤”的减肥产品,广告里模特身材火辣、效果惊人;点进详情...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