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短信炸了?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避免被连环套拖垮!

金融债务35秒前1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种场景?凌晨一点,手机“叮”一声响,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行的贷款已逾期XX天,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可能被起诉。”
那一刻,心猛地一沉,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完了,这下要上黑名单了”。

但先别急着崩溃,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条短信乱了阵脚,结果越补窟窿越大,作为从业十几年的律师,今天我要告诉你: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怕什么。

贷款逾期短信炸了?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避免被连环套拖垮!


第一条短信来了,先冷静三分钟

很多人看到“逾期”两个字就开始慌,立马打电话给催收人员求情,甚至东拼西凑借钱还上,但你知道吗?很多所谓的“紧急通知”,其实是催收流程里的“心理战”第一步。

真正该做的,是冷静下来做三件事:

  1. 核实这笔债务是否真实存在
    打开你的银行APP或贷款平台,查清楚这笔借款的合同编号、放款时间、应还金额,有些短信是第三方催收公司发的,内容真假难辨。

  2. 确认逾期天数和宽限期
    不是所有逾期都会立刻上征信,很多银行有3-5天的宽限期,尤其是首期还款,别被“已上报征信”吓住,先看合同里怎么写的。

  3. 保留所有沟通记录
    短信截图、通话录音、微信聊天都保存好,将来万一有争议,这些就是你的“护身符”。


别让“连环套”把你拖进深渊

最危险的情况是什么?是你为了还A平台的钱,去借B平台的贷款,结果B也逾期,C又来催……最后陷入“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

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林,原本只是信用卡逾期三千块,结果为了还钱借了网贷,又被诱导做了“债务重组”,签了一堆空白合同,最后欠款滚到15万,天天接到威胁短信:“再不还钱就上门抓人”、“把你孩子学校曝光”。

任何威胁你人身安全、名誉、家庭隐私的催收行为,都是违法的!


以案说法:一条短信背后的法律博弈

去年,我的当事人张先生收到某消费金融公司的短信:“您的贷款已逾期90天,即将移交公安机关处理。”他吓得睡不着觉,差点去借高利贷还钱。

我们介入后发现:
第一,这家公司根本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所谓“移交公安”是典型的恐吓话术——民事借贷纠纷不会直接构成刑事案件;
第三,他们的催收外包公司用多个号码轮番发送类似短信,构成骚扰。

我们向银保监会投诉,并发出律师函,该公司停止骚扰,同意分期还款,且不再上报征信新增不良记录。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法律从不保护滥用权力的一方,哪怕它穿着“金融机构”的外衣。


法条链接:你的权利写在白纸黑字里

  •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意思是:你可以逾期,但得付利息,不是直接坐牢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不得使用“恐吓、威胁、辱骂”等不当方式催收。
    → 发短信说“抓你”“曝光家人”,已经违法。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 催收公司拿你通讯录群发短信?侵犯隐私!

这些法条不是摆设,是你对抗不公的武器。


律师总结:逾期不怕,怕的是失去理性

贷款逾期不是世界末日,它更像一场“财务感冒”,需要对症下药,而不是病急乱投医。

真正的解决之道,从来不是靠恐慌下的盲目还款,而是:
✅ 查清事实
✅ 分析合同
✅ 合理协商
✅ 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

你要相信,法律存在的意义,就是保护那些暂时跌倒却依然想站起来的人。

所以下次再看到那条“刺眼”的短信,深呼吸,对自己说一句:
“我知道我在哪一步,我知道我该怎么办。”

这才是成年人面对危机时,最体面的姿态。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旨在普及法律常识,不构成具体法律建议,如遇实际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贷款逾期短信炸了?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避免被连环套拖垮!,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哪里可以解决信用卡逾期?逾期了别慌,这里有办法!
« 上一篇35秒前
×
13
2025 10

贷款逾期短信炸了?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避免被连环套拖垮!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种场景?凌晨一点,手机“叮”一声响,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行的贷款已逾期XX天,...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