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收到催收短信怎么办?是骚扰还是合法通知?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某天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和信金融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您的征信并可能采取法律措施。” 那一刻,心跳是不是瞬间加快?手心冒汗?脑子里一堆问号炸开...
某天手头紧,信用卡或网贷没按时还上,结果从第二天开始,手机就“叮叮叮”响个不停——“尊敬的客户,您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您的借款已严重逾期,平台将采取进一步措施……”,一条接一条,不分白天黑夜,连周末都不放过,你开始烦躁、焦虑,甚至怀疑:这到底是正常提醒,还是变相骚扰?贷款逾期短信真的可以天天发吗?他们到底有没有这个权利?
咱们不绕弯子,作为从业多年的执业律师,我来跟你掏心窝子聊聊这个问题。
先说结论:在一定条件下,是合法的,但不能无限制、无差别地轰炸式发送。
根据我国《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债权人(比如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持牌网贷平台)有权通过合理方式催收债务,包括电话、短信、邮件等,但前提是:手段必须合法、内容不得侮辱、频率不得构成骚扰。
举个例子:如果你只是逾期1天,对方一天给你发5条内容雷同的催收短信,还带威胁性语言,再不还钱就上门”、“要通知你单位”,这就很可能越界了。
但如果是在逾期初期,每天发1条温和提醒,告知还款金额、逾期天数、可能后果,这种一般被视为“合理催收行为”,法律上是允许的。
关键点在于:是否构成“过度催收”或“软暴力”。
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的相关司法解释,以下几种情况属于违规甚至违法:
一旦遇到这些情况,别忍着,保留证据(截图、录音),可以直接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严重的还可以报警或提起民事诉讼,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很多人一看到催收短信就慌了,要么破罐子破摔,要么东拼西凑借新还旧,结果越陷越深,正确的应对方式应该是:
记住一句话:欠债要还,但尊严和权利也不能丢。
我的当事人小李,去年因为创业失败,网贷逾期了8000元,起初他收到平台每天一条短信提醒,还能接受,可一个月后,突然每天收到十几条短信,内容从“请尽快还款”变成了“你已被列为高危失信人,即将移交公安处理”,更过分的是,他的母亲也收到了一条短信:“您儿子欠款不还,已严重影响家庭信用,请督促还款。”
小李当场崩溃,整夜失眠,我们介入后,调取了全部短信记录,发现其中多条由第三方催收公司发送,且存在虚构法律后果、泄露亲属信息等行为,最终我们向当地金融监管局投诉,并提起民事诉讼,法院认定该催收行为侵犯了小李的名誉权和个人信息权益,判决平台赔偿精神损失费5000元,并公开道歉。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不是所有催收都是正当的,合法维权,才能打破恐惧循环。
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焦虑中失去判断力,短信天天发,不代表你就要被情绪绑架。合法的催收你得面对,违法的骚扰你有权说“不”,关键是要分清界限、掌握证据、理性应对。
作为律师,我想告诉你:
你可以暂时经济困难,但不该被羞辱;
你可以延迟还款,但不该失去底线;
你有义务履行合同,也有权利捍卫尊严。
面对催收,别沉默,也别冲动,拿起法律的武器,稳住心态,一步步走出困境,毕竟,人生不是看谁从没跌倒,而是看谁能体面地站起来。
—— END ——
贷款逾期短信天天发?是骚扰还是合法催收?逾期后到底该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某天手头紧,信用卡或网贷没按时还上,结果从第二天开始,手机就“叮叮叮”响个不停——“尊敬的客户,您已逾期,请尽...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