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收到催收短信怎么办?是骚扰还是合法通知?

金融债务34秒前1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某天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和信金融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您的征信并可能采取法律措施。”
那一刻,心跳是不是瞬间加快?手心冒汗?脑子里一堆问号炸开:我是不是真忘了还?这算不算威胁?他们能不能这么发短信?会不会被起诉?征信真的会被拉黑吗?

别慌,今天咱们就坐下来,像朋友聊天一样,把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说明白。

贷款逾期收到催收短信怎么办?是骚扰还是合法通知?


首先得承认,贷款逾期后收到催收短信,本身并不违法,只要你确实签了合同、借了钱、没按时还,那平台就有权利提醒你履约,这是基本的契约精神,也是《民法典》里“诚实信用原则”的体现。

但关键在于——怎么催?催到什么程度?有没有越界?

举个例子,如果你只是晚了两天,对方就天天发短信,内容还写着“再不还钱就上门抓人”“爆你通讯录”“让你社会性死亡”,那这就不是提醒,而是赤裸裸的恐吓了,已经踩到了法律红线。

正规的催收短信应该是什么样的?
它应当:
✅ 明确标注贷款机构名称(和信金融”)
✅ 注明你的借款合同编号或身份证后几位(证明对象准确)
✅ 说明当前逾期天数、应还金额
✅ 提供官方联系方式,比如客服电话或APP入口
❌ 不得使用侮辱性语言、不得威胁人身安全、不得泄露隐私

记住一句话:催收可以理直气壮,但不能失去底线。


📚以案说法:小李的“深夜轰炸”经历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因为疫情失业,信用卡和网贷一共逾期了三万多,其中就包括和信金融的一笔8000元贷款,他原本打算缓两个月再还,结果从第三天起,手机就开始“爆炸式”接收短信。

每天凌晨两点、四点、六点……连续三天,他收到了47条催收信息,内容从“逾期后果严重”一路升级到“我们已将你列入黑名单,即将联系你单位领导”。

更过分的是,有一天他母亲打电话来问他是不是出事了——原来她也收到了一条短信:“您亲属小李欠款未还,请督促其尽快处理。”

这下彻底越界了!
我们立刻向当地银保监会投诉,并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6条和《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提起民事诉讼,最终法院认定:向第三方亲属发送催收信息,构成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判决平台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3000元,并书面道歉。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你可以欠钱,但不该被羞辱;你可以被提醒,但不该被围猎。


⚖️ 法条链接(通俗版解读)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09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义务。
    👉 意思是:你借钱就得还,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2. 《民法典》第1032条 隐私权保护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
    👉 爆通讯录、群发催收信息给亲友,都是违法的!

  3.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3、23条
    处理个人信息必须取得同意,向第三方提供前需单独告知并获授权。
    👉 和信金融可以把信息用于内部催收,但不能随便转给外包公司或发给你妈。

  4.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贷后催收自律公约》
    明确规定:禁止使用暴力、恐吓、侮辱性语言;每日催收频次不得超过3次;不得在夜间10点至早8点期间拨打催收电话。
    👉 虽然是“自律”文件,但在司法实践中常被作为裁判参考。


✍️律师总结:理性面对,守住底线

朋友们,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恐慌中乱了阵脚。
面对催收短信,你要做的不是删掉手机逃避,而是冷静判断:

  • 这条短信是不是真实的?查官网、打客服确认;是否合规?有没有威胁、泄露、骚扰?
  • 自己有没有还款能力?能否协商分期或延期?

如果对方越界,别忍着,保留证据(截图、录音),第一时间向金融监管部门(如银保监会12378热线)投诉,必要时走法律程序维权。

同时也要提醒大家:
信用是你在这个社会行走的第二张身份证
偶尔逾期不可怕,怕的是破罐子破摔,及时沟通、主动协商、量力而还,才是真正的成年人姿态。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债务可以慢慢还,尊严不能随便丢。”
无论是债权人,还是债务人,都该在法律的框架下,体面地解决问题。


本文由执业律师撰写,基于真实案例改编,旨在普及法律常识,不构成具体法律建议,如遇实际纠纷,请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贷款逾期收到催收短信怎么办?是骚扰还是合法通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借款逾期哪里起诉?起诉流程一步步教你
« 上一篇3分钟前
×
09
2025 10

贷款逾期收到催收短信怎么办?是骚扰还是合法通知?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某天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和信金融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