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过贷款却收到逾期短信?小心!你的身份可能正在被悄悄盗用

金融债务35秒前1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您尾号XXXX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
可你明明从没申请过任何贷款,甚至连网贷平台都没注册过,这时候,你是当成诈骗信息删掉,还是心头一紧、开始慌了?

别急着下结论,这种情况在近年越来越常见,作为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我处理过不少类似案件:当事人从未借贷,却被催收;信用报告上莫名多了几笔贷款;甚至被银行列入“高风险客户”,背后真正的元凶,往往不是系统错误,而是——身份信息被盗用

没办过贷款却收到逾期短信?小心!你的身份可能正在被悄悄盗用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透这个事:为什么你没贷款也会收到“逾期”通知?这背后藏着什么法律风险?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应对、怎么维权?


你以为是“误发”,其实是有人拿你的名字借钱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肯定是发错了。”但现实往往更复杂。

现在黑产产业链非常成熟,你的身份证照片、手机号、人脸识别视频,甚至社保信息,都可能通过某些APP泄露、被不法分子打包买卖,他们拿着你的信息,在网贷平台注册账户、提交借款申请,而平台审核机制存在漏洞,仅靠人脸识别+身份证验证,就放款了。

钱借出来后,自然不会还,于是催收短信就发到了你手机上,等你发现时,这笔债务已经在征信系统里挂上了。

举个真实案例:去年杭州一位女士连续收到多家平台的催收短信,说她借了两万八没还,她一头雾水,去查个人征信,发现名下竟有三笔网络贷款记录,总金额超过6万元,她报警后,警方调查发现,她的信息是在一次线上兼职填写资料时被中介转卖给了贷款“代办”团伙,这些人用她的身份通过AI换脸技术通过人脸识别,成功骗贷。

你看,这不是简单的骚扰短信,而是一场针对你身份的精准盗窃


以案说法:她没签字,法院为何差点判她还钱?

我曾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王女士,42岁,小学老师,生活规律,从不碰网贷,某天突然接到法院传票,一家消费金融公司起诉她偿还一笔1.5万元的贷款及利息,理由是她在某平台签订了电子借款合同。

王女士懵了:“我连那个APP都没下载过!”

开庭时,对方拿出“证据”:身份证正反面照片、手持身份证照、人脸识别记录、电子签名……看起来“铁证如山”。

但我们调取了平台操作日志,发现登录IP来自广西某地,与王女士长期居住的宁波不符;而且人脸识别的时间是凌晨2点多,她当时正在家中睡觉,手机也未离身。

更重要的是,我们申请了司法鉴定,确认那份电子签名并非她本人操作生成,而是通过技术手段伪造。

最终法院采纳了我们的意见,驳回原告诉求,并认定王女士为身份信息被盗用受害者。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即使平台有“认证流程”,也不能当然推定是你本人借款,关键在于“真实意愿”和“实际行为”的匹配。


法条链接:法律早就为你撑腰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明确规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也强调: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更关键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指出:

“他人冒充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承担还款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换句话说——谁冒用你身份借的钱,谁还!你不背锅!


律师总结:四步自救,守住你的“信用命门”

如果你也收到了“没贷过却逾期”的短信,别慌,按这四步走:

  1. 立即查征信
    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或线下网点),打印一份个人信用报告,重点查看“贷款明细”中是否有陌生机构和金额。

  2. 保留证据,及时报警
    把所有催收短信、电话录音保存好,带上身份证去派出所报案,要求出具《受案回执》,这是后续维权的关键凭证。

  3. 向平台申诉,要求撤销记录
    联系相关贷款平台客服,说明情况,提交身份证复印件、报警回执、非本人操作声明等材料,要求核查并删除冒名贷款记录。

  4. 申请征信异议
    如果平台不配合,直接向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提出异议申请,要求更正错误信息,法律规定,征信机构应在20日内核查并回复。

记住一句话:你不需要为别人的违法行为买单,但前提是,你要主动站出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最后提醒一句:在这个数据泛滥的时代,你的身份证、人脸、手机号,都是“数字资产”,不要随意扫码、不要轻易授权APP权限、更不要把身份证照片发给陌生人。

一旦发现异常,早一分钟行动,就少一分损失

信用无价,别让别人毁了你十年攒下的“清白人生”。

没办过贷款却收到逾期短信?小心!你的身份可能正在被悄悄盗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男人离婚后多久能分房睡?分房睡有哪些法律影响?
« 上一篇3分钟前
×
12
2025 10

没办过贷款却收到逾期短信?小心!你的身份可能正在被悄悄盗用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您尾号XXXX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 可你...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