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伤怎么鉴定?以为没事就真没事?这些细节你必须知道!
被人推了一下,脸上红了一块;吵架时被抓破了皮,流了点血;或者打球时不小心被撞到,肿了好几天……当时觉得“小事儿,忍忍就过去了”,结果事后越想越憋屈,想追究责任吧,又怕人家说你“太较真”,可问题来了——...
跟人起了口角,推搡了几下,对方当时说“没事”,你也觉得没多大事,转身就走了,结果几天后派出所打电话叫你去一趟——人家做了鉴定,说是“轻微伤”,现在要你赔钱、道歉,甚至面临行政拘留?你一脸懵:“不就是推了一下吗?连皮都没破,怎么就成‘轻微伤’了?”
别急,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楚:什么是轻微伤?怎么鉴定?哪些情况你以为没事,其实已经踩了法律的雷?

很多人一听“伤”,第一反应是流血、骨折、住院,但法律上的“伤”可没这么简单。
在《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里,伤情分为三类:重伤、轻伤、轻微伤。
轻微伤的标准其实很细,
这些,都可能被鉴定为轻微伤。
重点来了:只要构成轻微伤,哪怕没住院、没流血,也可能被认定为“故意伤害”或“殴打他人”,面临治安处罚!
很多人以为“自己感觉没事”就真的没事,但法律不看感觉,看证据。
鉴定流程一般是这样的:
⚠️ 注意:
很多人吃亏就吃亏在“当时没报警”“觉得小事懒得去查”,但事后对方突然拿出一份医院记录和鉴定书,你百口莫辩。无论谁先动手,都要保留证据,及时处理。
去年夏天,杭州有个案子让我印象很深。
老张和邻居因为楼道堆杂物吵起来,对方骂他“老不死的”,老张气不过,冲上去推了那人一把,对方踉跄了一下,摔在楼梯上,后脑磕了下台阶。
当时对方说“没事没事”,老张也就回家了,结果第三天,警察上门把他带走——原来对方去了医院,做了CT,发现轻微脑震荡,加上头皮有挫伤,经鉴定为轻微伤。
老张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并赔偿医药费、误工费共计8000多元。
他委屈地说:“我就推了一下,他自己站不稳摔的,关我啥事?”
但法律上,你的行为与伤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你就得担责。
这个案子提醒我们:情绪上头那一刻,你可能只觉得“出口气”,但法律后果可能要你自己默默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如果造成轻微伤,基本就适用这一条。
而如果多人围殴、殴打孕妇老人、使用工具等,处罚还会加重。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也规定: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误工费等合理费用。
也就是说,赔钱+挨罚,一个都跑不了。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律师,我见过太多因一时冲动付出沉重代价的当事人。
轻微伤不是“没伤”,而是法律意义上的“伤”,它可能不会让你坐牢,但足以让你进拘留所、赔钱、留下违法记录,甚至影响孩子政审。
我给你的建议是:
法律不讲情绪,只讲事实和证据。
你的一时冲动,可能就是别人手里的一纸鉴定书。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不是鸡汤,是真金白银买来的教训。
下次再想动手前,先问问自己:
这口气值不值得五天拘留?值不值得赔上一个月工资?
答案,往往就在那一秒的沉默里。
跟人起了口角,推搡了几下,对方当时说“没事”,你也觉得没多大事,转身就走了,结果几天后派出所打电话叫你去一趟—...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