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借钱却收到严重逾期短信?别慌!这可能是新型诈骗的第一步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开头就是“【银行紧急通知】您的账户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可你明明最近信用卡、贷款一分不欠,甚至压根就没办过这张卡,你一愣,心跳加速,...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名下的XX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以免影响征信。”可问题是,你根本没申请过这笔贷款,甚至连那个平台听都没听过,这时候你会怎么做?是慌了神赶紧点链接还钱?还是怀疑自己记错了去查征信?别急,作为执业多年的律师,我今天就来跟你聊聊这个越来越常见的“被贷款”现象,帮你识破骗局、守住钱包。
先说结论:如果你确定自己从未申请过任何贷款,却收到了所谓的“逾期提醒”,99%的可能性是诈骗,不是真的欠款。这类短信往往披着“银行”“金融平台”甚至“征信中心”的外衣,用恐吓性语言制造焦虑,目的就是诱导你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或者直接转账还款。
为什么骗子要这么做?因为现在大家对征信越来越重视,谁都不想因为“逾期”上黑名单,影响买房、买车、找工作,不法分子就利用这种心理,精准投放“恐吓式”短信,他们不需要知道你具体信息,只要广撒网,总有人会信以为真,一旦你点了链接或打了电话,就落入了圈套。
更可怕的是,有些短信里的链接会伪装成正规平台的还款页面,让你输入身份证号、银行卡、验证码……这些信息一旦泄露,轻则账户被盗刷,重则被冒名办理贷款,真正背上债务,等你反应过来,可能已经晚了。
那如果真收到了这类短信,该怎么办?记住四步走:
以案说法:
去年,杭州一位李女士突然收到一条“微粒贷逾期”短信,显示她借款3万元已逾期7天,即将上报征信,李女士从未开通过微粒贷,但看到“逾期”二字心里发慌,还是点进了短信里的链接,按提示填写了身份证、银行卡和收到的验证码,不到十分钟,她卡里被划走了5000元,等她意识到不对劲再联系银行时,钱已被转走,警方介入后发现,这是一个专门伪造贷款平台页面的诈骗团伙,利用伪基站发送短信,全国已有上百人中招,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十万元,而李女士虽然追回部分损失,但过程耗时半年,身心俱疲。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恐惧是骗子最好的帮手。你越着急,就越容易犯错。
法条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对诈骗罪有明确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等,违者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这也意味着,为诈骗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支持的行为同样构成共犯。
律师总结: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你的名字、身份证号、手机号,早已不再是绝对隐私,骗子能精准地叫出你的名字,不代表他们真的掌握你的贷款记录,真正重要的,是你能不能保持冷静、理性判断。
所有让你“立刻行动”的威胁,都值得怀疑;所有通过短信催收的“贷款”,基本都是假的。真正的金融机构走的是正规流程,会有电话通知、书面函件,绝不会只靠一条短信就断言你“逾期”。
如果你从未贷款却收到类似短信,请把它当作一次“防诈测试”,不信、不点、不转账,查征信、留证据、报警方——这才是最聪明的应对方式,你的冷静,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别让一条短信,搅乱你的人生,守好底线,方能安身立命。
没办过贷款却收到逾期短信?小心!这可能是新型诈骗陷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名下的XX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以免影响征信。...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