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打人致轻伤怎么判?赔了钱还会坐牢吗?
哎呀,咱们老百姓常说“酒壮怂人胆”,可这酒劲儿上来了,脑子一热,动手打了人,那麻烦可就大了,特别是如果把人打成了“轻伤”,这可不是赔钱道歉就能轻易解决的事儿,搞不好还得负刑事责任,留下案底,影响一辈子...
咱们老百姓过日子,谁也不想惹事儿,但有时候,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比如邻里口角、朋友间的误会,要是没处理好,情绪一上来,可能就动了手,这一打不要紧,对方要是伤得不轻,达到了“轻伤”的程度,那性质可就变了,不再是简单的“私了”就能解决的问题了。
咱们得明白,什么是“轻伤”?这可不是咱们凭感觉说“哎呀,看着挺轻的”就算数的,法律上的“轻伤”有严格的鉴定标准,是由专门的司法鉴定机构来认定的,简单说,就是比“轻微伤”要重一些,可能涉及到骨头骨折、伤口达到一定长度、或者某些器官有轻微损伤等等,但又没到“重伤”那么严重,您就记住,一旦鉴定结果是“轻伤”,那这事儿就可能跟刑事犯罪挂上钩了。
一旦构成“轻伤”,会怎么判刑呢?
根据咱们国家《刑法》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这个罪的量刑幅度一般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听起来“三年以下”好像不短,但具体会判多久,这里面门道可不少。
很多人最关心的就是:我要是积极赔偿对方的损失,取得对方的谅解了,是不是就不用坐牢了?
这一点非常重要!积极赔偿并获得被害人谅解,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如果情节比较轻微,比如是初犯、偶犯,平时表现也挺好,加上已经赔偿到位,双方也达成了和解,被害人也出具了谅解书,那么法院是很有可能判处“缓刑”的,缓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用实际去监狱服刑,只要在考验期内乖乖遵守规定,没再犯事儿,那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了,简单说,罚了款(赔偿),但人不用进去”。
如果情况相反,比如打人者态度恶劣,拒不赔偿,或者有前科劣迹,甚至是寻衅滋事、故意挑衅引发的冲突,那么判刑可能就会相对重一些,实刑(也就是实际关押)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总结一下:纠纷致人轻伤,已经涉嫌故意伤害罪,理论上最高可判三年,但实践中,会不会坐牢,判多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积极赔偿、取得谅解,以及案件的具体情节,比如是不是主动挑起事端,是不是有自首、立功等表现。
以案说法:
给您说个真实的例子(人物均为化名):
小王和小李是邻居,因为楼道堆放杂物的问题吵了起来,越吵越凶,最后动了手,小王一时冲动,推了小李一把,小李没站稳,摔下楼梯,导致胳膊骨折,后来法医鉴定,小李的伤构成了“轻伤二级”。
案发后,小王也挺后悔,赶紧主动联系小李道歉,并积极承担了小李的全部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前后一共赔了5万块钱,小李看小王态度诚恳,赔偿也到位了,就出具了一份《谅解书》,表示不再追究小王的刑事责任。
最后法院审理认为,小王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但考虑到他是初犯,犯罪情节较轻,事后能积极赔偿并取得被害人谅解,认罪悔罪态度好,所以最终判处小王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这就意味着,小王只要在这一年缓刑期内好好表现,遵守规定,就不用真的去监狱坐牢。
相反,如果小王当时拒不赔偿,还嘴硬说“是他自己摔的”,那法院可能就会判处他实刑,比如一年有期徒刑,那他就得实实在在地去监狱待一年了。
法条链接:
咱们来看看相关的法律条文是怎么规定的,心里更有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律师总结:
所以啊,各位朋友,通过上面的讲解,您应该明白了:
万一真遇到这种事,第一时间别慌,赶紧想办法弥补,积极和对方沟通,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让律师帮您分析情况,指导您如何处理,争取最好的结果,法律是严肃的,但也鼓励知错能改,积极弥补。 对您有帮助,咱们下期再见!
纠纷致人轻伤会怎么判?赔了钱还会坐牢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咱们老百姓过日子,谁也不想惹事儿,但有时候,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比如邻里口角、朋友间的误会,要是没处理好,情...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