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打成轻伤,会坐牢吗?赔了钱还要判刑吗?
大伙儿常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这话真是金玉良言,可真遇到事儿了,有些人脾气上来就控制不住,拳头先于脑子行动了,结果呢?轻则赔礼道歉、赔钱了事,重则可能就得跟警察蜀黍“聊聊人生”,甚至面临牢狱之灾,今天...
生活中,谁还没个脾气上来、压不住火的时候?一句口角、一点摩擦,就可能升级成拳脚相加,但咱们常说,“打赢了坐牢,打输了住院”,这话可不是吓唬人的,特别是如果打架造成了对方“轻伤”,那性质可就不一样了,可能就触碰刑法红线了,咱就好好掰扯掰扯,打架造成“轻伤”到底会怎么判?
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轻伤”不是你说轻就轻,我说轻就轻的。这可不是咱们平时磕磕碰碰、擦破点皮那么简单,法律上的“轻伤”,是有严格的法医鉴定标准的,比如骨折了、伤口达到一定长度了、视力听力受损了等等,都可能被鉴定为“轻伤”,具体的得看《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这个专业文件。

如果一旦被法医鉴定为“轻伤”,打人的一方会面临什么处罚呢?
答案是: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咱们国家《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法定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是有可能要“坐牢”的,也可能是缓刑(不用实际关押)、拘役或者管制。
那具体怎么判,会不会真的蹲监狱呢?这就有很多因素要考虑了:
打架成本高,动手需谨慎!别图一时之快,把自己送进班房,那可就太不值当了。
以案说法
咱们来看个小例子(为保护隐私,人物均为化名):
小王和小李是邻居,因为楼道堆物问题发生口角,越吵越凶,最后动起了手,小王一时激动,一拳打在了小李的鼻子上,造成小李鼻骨骨折,事后,小李去做了法医鉴定,结果是“轻伤二级”。
小李报了警,案子到了检察院,检察官审查后认为,小王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故意伤害罪,但小王家人积极与小李沟通,主动赔偿了小李的医药费、误工费等各项损失共计5万元,小李也出具了《谅解书》,表示不再追究小王的刑事责任。
考虑到小王是初犯、偶犯,犯罪情节较轻,且已赔偿并取得谅解,社会危害性不大,法院综合全案,判处小王犯故意伤害罪,拘役三个月,缓刑六个月,这意味着小王不用实际关押,但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要接受社区矫正,如果违反规定,缓刑可能会被撤销,还是要进去服刑的。
如果小王当初不肯赔偿,或者小李坚决不谅解,那小王被判实刑(比如有期徒刑六个月)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至第二百九十条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简单说就是,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以及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律师总结
作为律师,我见过太多因为一时冲动而追悔莫及的案例。“轻伤”看似不重,但它已经触及了刑事犯罪的门槛。
退一步海阔天空,打赢官司不如化解矛盾,希望大家都能引以为戒,和谐相处,远离暴力!
打架造成轻伤,会坐牢吗?赔了钱还要判刑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生活中,谁还没个脾气上来、压不住火的时候?一句口角、一点摩擦,就可能升级成拳脚相加,但咱们常说,“打赢了坐牢,...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