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致人轻伤会怎么判?赔了钱还会坐牢吗?
咱们老百姓过日子,谁也不想惹事儿,但有时候,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比如邻里口角、朋友间的误会,要是没处理好,情绪一上来,可能就动了手,这一打不要紧,对方要是伤得不轻,达到了“轻伤”的程度,那性质可就变...
聊聊“轻伤”这两个字的分量
咱们得明白,法律上说的“轻伤”,跟咱们平时说的“擦破点皮,流点血”可不是一回事,法律上的轻伤,是有严格的医学鉴定标准的,比如骨折了、耳膜穿孔了、牙齿脱落了几颗,或者伤口达到一定长度等等,这些都可能被鉴定为轻伤,具体的您可以去查查《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但您只需要记住一点:一旦鉴定结果是“轻伤”,这事儿就从简单的“打架斗殴”上升到“刑事案件”的范畴了。也就是说,您可能不仅仅是赔钱那么简单,搞不好还得负刑事责任,也就是咱们老百姓说的“坐牢”。
很多人会问:“我就是一时冲动,又不是故意要把他打成这样的,也算吗?”这里王律师要强调一下,只要您是故意动手打了人,并且对方的伤确实是您造成的,达到了轻伤标准,那“故意伤害罪”的帽子就可能扣上来了,至于您是不是“故意”要打成轻伤,这个有时候不影响定罪,只可能影响量刑。
以案说法:这些案例,希望能给您提个醒
咱们来看看几个真实发生过的小案例,都是王律师身边或者同行处理过的,可能更有代入感:
邻里口角升级,一拳致轻伤小张和小李是邻居,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了起来,越吵越凶,最后动了手,小张一时气急,一拳打在了小李的眼眶上,当时看着红肿,都没太在意,结果小李去医院一检查,眼眶内壁骨折,鉴定下来是“轻伤二级”,小李报了警,小张这下傻眼了,小张不仅赔偿了小李医药费、误工费等好几万块钱,还因为构成故意伤害罪,被法院判处了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这“缓刑”虽然不用真的去监狱服刑,但案底是留下了,以后孩子考公务员、当兵啥的,都可能受影响。
酒后滋事,赔偿获谅解小王在酒吧喝酒,跟人发生了冲突,借着酒劲把人给打了,造成对方鼻骨粉碎性骨折,轻伤二级,酒醒后,小王悔不当初,他的家人第一时间积极联系受害者,主动道歉,并且赔偿了对方一笔满意的赔偿金,双方达成了和解,受害者也出具了《谅解书》,最后法院考虑到小王有自首情节(如果主动报警或到案),并且积极赔偿取得谅解,社会危害性较小,就从轻判了,判了个管制或者免予刑事处罚,这就比第一个案例结果好多了,但“案底”这个东西,还是可能会有的。
对方有错在先,防卫还是互殴?这个稍微复杂点,小刘走在路上,被人无故挑衅、推搡,对方先动的手,小刘还手了,结果把对方打成了轻伤,这种情况下,小刘是不是就没事了?不一定,关键要看小刘的行为是不是“正当防卫”,如果对方只是轻微推搡,小刘却掏出家伙把人打成轻伤,那可能就是“防卫过当”甚至“互殴”,但如果对方是严重暴力袭击,小刘为了保护自己而造成对方轻伤,那可能就是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是说“对方先动手我就没事”。
从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同样是致人轻伤,因为情节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法条链接: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咱们聊归聊,法律条文还是得摆一摆,让您心里有个准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关键点:“轻伤”对应的就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是实实在在的刑罚。
什么情况下可能不坐牢或者判得轻?法律也不是不近人情,如果有以下情况,法院可能会从轻、减轻处罚,甚至可能“不起诉”或者“免于刑事处罚”:
民事赔偿跑不了就算刑事上从轻处理了,民事赔偿责任还是免不了的,被害人可以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等等。
律师总结:遇事冷静,千万别冲动!
好了,说了这么多,王律师给您总结几点“干货”:
“打架成本高,动手需谨慎!”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您提个醒,生活中难免有摩擦,互相理解,理性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我是王律师,关注我,了解更多法律知识,保护好您和您的家人!有法律问题,随时可以找我聊聊,咱们下次再见!
打架致人轻伤会怎么判?赔了钱还会坐牢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聊聊“轻伤”这两个字的分量 咱们得明白,法律上说的“轻伤”,跟咱们平时说的“擦破点皮,流点血”可不是一回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