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的区别
法律解析: 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存在多方面区别,养老保险是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具有强制性;补充养老保险是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的补充,不具有强制性,旨在提高退休后生活质量。...
你有没有算过,自己每个月工资一到账,社保那栏自动扣掉的几百块,到底去了哪儿?更关键的是——这钱,真的能撑到你退休后安安稳稳地活到80岁、90岁吗?
别急,今天咱们不聊那些绕来绕去的专业术语,就用大白话,把“怎么交养老保险金”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你要是正纠结该按什么基数交、要不要补缴、灵活就业怎么参保……这篇文,就是为你写的。
简单说,养老保险就是你现在每月交一笔钱,国家给你记着账,等你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目前一般是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就可以按月领养老金,一直领到老、领到走。
谁要交?三类人:
重点来了:交得早、交得多、交得久,退休后拿得才多。
很多人最头疼的就是这个问题:我该按什么基数交?是不是交得越高越好?
我们一个个拆解:
✅划重点:
单位必须依法为你足额缴纳!不能按最低标准随便交,否则将来你退休金会大打折扣,如果你发现单位长期按最低基数交,记得保留证据,可以去人社局投诉。
⚠️ 注意:很多人觉得“交太高不划算”,其实错了!养老金计算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你现在省下的几百块,可能换来退休后每月少领上千块。
适合收入不高、想保个基本保障的人群,但别指望靠这个过上体面退休生活。
❌“现在年轻,等老了再补交也行”
错!养老保险要求累计缴满15年才能领,但越晚交,总年限越短,账户积累越少,而且补缴政策越来越严,很多地方不允许一次性补缴。
❌“交够15年就停,反正也能领”
能领,但领得少得可怜!15年是底线,不是最优选择,如果你只交15年最低档,退休后每月可能就领几百块,连基本生活都不够。
❌“换城市工作,养老保险就清零了”
大错特错!养老保险全国可转移接续,你在北京交5年,回老家再交10年,一样算15年,记得办转移手续就行。
张姐,45岁,开小吃店十几年,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体户”,不用交社保,直到去年体检发现高血压,想去办医保才发现:她既没职工养老,也没居民养老。
她赶紧去办灵活就业参保,但被告知:虽然可以交,但要想55岁退休,必须累计缴满15年——意味着她至少得交到60岁,而且只能按最低档补前几年。
最后算下来,她每月要交近2000元,连续交15年,退休后预估每月只能领不到2000块。
张姐跟我说:“早知道十年前每月多花800块,现在也不至于这么被动。”
你看,养老这事,真不是“以后再说”,而是“现在就要做决定”。
《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人社部《关于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
明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这些不是空话,是你维权的法律武器。
朋友们,交养老保险,不是“完成任务”,而是一场长达几十年的人生投资。
你今天每多交一块钱,未来退休账户里就多一分底气;你今天逃避一次缴费,将来可能就得靠子女、靠积蓄、靠运气过日子。
记住三句话:
别等到头发白了、身体垮了,才想起问:“我的养老金去哪儿了?”
现在就开始规划,未来的你,会感谢今天清醒的自己。
——我是律师老陈,不讲虚的,只讲你能听懂的法律真相。
怎么交养老保险金?交多了没用?交少了又怕老了没钱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算过,自己每个月工资一到账,社保那栏自动扣掉的几百块,到底去了哪儿?更关键的是——这钱,真的能撑到你退...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