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银行贷款逾期短信,是真是假?别慌,先看这几点!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行的贷款已连续逾期3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 那一刻,心跳漏了半拍,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我什...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说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您在某平台的贷款已逾期,系统已自动提交至公安机关立案处理,请尽快还款,避免承担刑事责任。”看到这种消息,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不会真要坐牢吧?是不是得马上筹钱还上?
别急,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律师,我可以明确告诉你: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类“已立案”短信,是催收手段,不是法律事实。但也不能完全不当回事,关键是要分清真假、弄懂流程、掌握主动权。
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清楚:贷款逾期后收到“已立案”短信,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威胁?还是警告?你又该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不被“套路”?
很多人一听“立案”,第一反应就是“警察要抓我了”,其实这是对“立案”这个词的严重误解。
在法律上,“立案”是司法机关(比如公安机关、法院)正式启动一个案件调查或审理程序的正式行为,它有一套严格的流程:要有报案材料、初步证据、符合管辖规定,还得经过内部审批。不可能因为你欠了几千块没还,系统就自动推送给公安“一键立案”。
正规金融机构或网贷平台,即使你逾期了,也得先走催收、协商、起诉这一整套民事程序,只有在涉嫌“贷款诈骗”等刑事犯罪时,才会由警方介入,而普通人因为经济困难还不上款,基本都不构成刑事犯罪。
那条“系统自动立案”的短信,从法律逻辑上就说不通。
这些短信通常来自两类渠道:
外包催收公司:很多平台把催收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公司,为了施压让你还款,他们往往会使用“恐吓式话术”,已移交公安”“列入失信名单”“子女受影响”等等,目的就是制造焦虑,逼你尽快还钱。
仿冒平台或诈骗团伙:有些短信根本不是正规机构发的,而是伪造官方号码,诱导你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甚至骗你转账到所谓“安全账户”——这已经是诈骗了!
记住一个铁律:真正的司法机关不会通过短信通知你“已被立案”,如果是真的立案,你会收到书面《立案通知书》,或者接到办案民警的正式电话,甚至上门送达。
如果你真的逾期了,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才是你应该关注的重点:
单纯的还不上钱 ≠ 犯罪,别被几句恐吓话术吓破胆。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王借了某平台8000元,因失业逾期三个月,某天他收到一条短信:“您的贷款已由公安部立案侦查,请登录xx链接缴纳罚金以免拘捕。”
小王吓得不行,点开链接后页面长得跟官网一模一样,输入银行卡和验证码后,卡里两万块瞬间被转走,后来报警才发现,那是高仿钓鱼网站。
我们帮他起诉平台未尽到风险提示义务,最终追回部分损失,但更关键的是——他本不必慌,因为根本不存在“公安立案”这回事。
这个案子让我特别感慨:很多人不是不想还钱,而是被恐惧冲昏了头脑,反而落入更大的陷阱。
这些法条都在告诉我们:合法催收有边界,违法恐吓要担责。
最后我想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经济困难不可耻,但被恐惧操控最危险,你欠的是一笔钱,不是一辈子的尊严,与其被几条短信逼到崩溃,不如主动面对,合理规划,一步一步走出来。
法律从不惩罚诚实的人,只要你愿意沟通、愿意承担责任,总有解决的办法。
别让一条短信,毁了你的判断力。
贷款逾期后收到已立案短信,是真是假?别慌,先搞清这几点!,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说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您在某平台的贷款已逾期,系统已自动提交至公安机关立案处理,请尽快还款...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