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可能是诈骗,也可能是你没注意这几点

金融债务34秒前1

最近有不少朋友私信我,说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本行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登录xxX链接处理,否则将影响征信并追究法律责任。”短信发得有模有样,连银行名称、贷款金额、甚至身份证后四位都写得清清楚楚,一时间,心跳加速,赶紧点开链接想看看怎么回事——结果呢?银行卡里的钱莫名其妙就少了。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律师,我得跟大家掏心窝子说一句:这种“贷款逾期”短信,90%以上是诈骗!但剩下的10%,可能真的暴露了你对个人金融信息管理的盲区。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可能是诈骗,也可能是你没注意这几点

今天咱们不讲冷冰冰的法律条文堆砌,我就用大白话,跟你聊聊这件事背后的门道,让你既不怕骗,也不踩坑。


真假难辨?先看这几个细节

真正银行发的逾期提醒,从来不会通过短信附带链接让你“立即还款”,正规金融机构的通知渠道非常规范,一般是:

  • 官方APP推送
  • 客服电话(官方号码)
  • 邮寄纸质催收函
  • 短信仅作提示,不会包含跳转链接

而那些诈骗短信,套路特别典型:

👉冒充银行或金融平台,中国银联”“XX银行信贷中心”
👉制造紧迫感,“24小时内不处理将起诉”“征信拉黑”
👉附带钓鱼链接,点进去是个高仿页面,让你输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
👉伪造身份信息,利用你在网上泄露过的手机号、姓名做精准投放

记住一句话:凡是让你点链接填个人信息的“银行通知”,一律当诈骗处理!


为什么他们会知道我的信息?

有人问:“他们怎么连我姓啥、办过什么贷款都知道?” 这就得说到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的信息泄露了。

你在某网贷平台注册过,填过身份证、手机号、工作单位;你扫过街边免费WiFi,授权过读取通讯录;你下载过某个小众贷款App,点了“一键授信”……这些操作背后,你的个人信息早已被数据中介层层转卖。

有些黑产团伙甚至能买到“金融行为标签库”——近3个月申请过3次贷款”“有信用卡逾期记录”——然后精准推送诈骗内容,你说吓人不吓人?

你以为的“巧合”,其实是别人早就在等你上钩。


如果真有贷款逾期,该怎么办?

我也见过真实案例:当事人确实借了某平台的钱,忘了还,结果真被催收了,还收到了类似短信。

这时候怎么办?别慌,三步走:

  1. 不点击任何链接,不回复短信
    先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打开银行APP、打客服电话、去网点查询。

  2. 确认是否真逾期
    如果确实欠款,尽快联系机构协商还款计划,很多平台支持延期、分期,甚至减免部分利息。

  3. 保留证据,防止被冒用
    若发现名下莫名多出贷款,极可能是身份被盗用,立即报警,并向央行征信中心提出异议申请。


▶ 以案说法:李女士的“百万逾期”惊魂记

去年,杭州的李女士收到一条短信:“您在工商银行的消费贷已逾期87天,金额106万,即将移交司法程序。”她吓得腿软——自己从没办过工行贷款啊!

但她还是忍不住点开了链接,按提示输入了银行卡号和收到的验证码,不到十分钟,卡里3.8万元被转走。

后来报警调查才发现:根本不是工行发的短信,而是犯罪团伙用伪基站模拟银行号码发送的,所谓的“贷款记录”,全是伪造,更离谱的是,李女士曾在某招聘网站投过简历,个人信息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可能是诈骗,也可能是你没注意这几点,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怎么投诉公司不交社保?社保断缴了怎么办?
« 上一篇5分钟前
×
06
2025 10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可能是诈骗,也可能是你没注意这几点

最近有不少朋友私信我,说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本行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登录xxX链接处理,否...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