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可能是骗局,也可能是真问题—教你三步冷静应对
最近有不少朋友私信我,说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 一看这消息,心跳直接加速,脑子里全是问号:我没借过啊?谁冒用我的身份?还是说我真的忘了还哪笔钱?...
你有没有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尊敬的用户,您在某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移交法务部门处理!”?
紧接着又来一条:“点击链接查看详细账单→【短网址】”。
心跳是不是瞬间加快了?担心自己是不是忘了哪笔借款?怕上了征信黑名单?甚至开始琢磨要不要赶紧点进去看看?
先别急着点链接,也别急着打钱,作为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我得告诉你:这90%以上是诈骗短信!
但更关键的是——剩下的10%,可能真是你没注意过的债务隐患,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帮你把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
骗子不是瞎发的,他们专挑那些曾经申请过贷款、浏览过借贷平台的人下手,你的手机号很可能已经被某些不正规渠道泄露出去,成了“潜在负债人群”的标签。
这些短信通常有三个套路:
我见过最离谱的一位当事人,因为害怕征信受损,被骗走了两万八,还差点把自己的信用卡信息全交出去。
所以记住一句话:凡是带链接、要验证码、让你先打钱的“逾期通知”,一律当诈骗处理!
好问题,现实中有不少人确实借过网贷,后来换了手机号、忘了还款,或者以为还清了其实还有尾款。
这时候,真正的金融机构会怎么联系你?
✅ 正规做法是:
📌 所以正确应对方式是:
去年夏天,杭州的李女士收到一条短信:“您在‘XX贷’的8万元贷款已逾期90天,即将启动司法程序。”她吓得一身冷汗——她确实几年前借过一笔网贷,但记得还完了啊?
她点了短信里的链接,页面做得跟正规平台一模一样,输入身份证和银行卡后,系统提示“账户异常需验证资金”,要求她转5000元到指定账户“解冻”。
幸好她女儿是做财务的,一眼看出不对劲:第一,没有哪家银行会让客户往陌生账户打钱“解冻”;第二,真正的贷款机构不会通过短信链接操作还款。
她们立刻报警,警方调查发现,这个假冒平台连备案都没有,服务器在境外,而所谓的“XX贷”,根本不是她曾使用过的平台。
案件启示:情绪一乱,判断力就崩,骗子就是利用你对征信的恐惧,精准设局。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34条规定: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25条明确: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用于实施诈骗。
🔹《网络安全法》第44条:任何人不得通过网络从事诈骗、传授犯罪方法等活动。
🔹《刑法》第266条关于诈骗罪的规定,最高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也就是说,发这种诈骗短信的人,轻则行政处罚,重则坐牢,而如果你因此遭受损失,也可以依法追偿。
作为天天跟借贷纠纷、诈骗案件打交道的律师,我想说:
真正的危机,从来不会用一条短信通知你。
遇到“贷款逾期”短信,记住这四步口诀:
🧠一不慌:别被吓住,情绪稳定才能理性判断;
🔍二核查:登录官方App或查征信,别信陌生链接;
🚫三不点:所有带链接的短信,一律视为可疑;
📞四核实:如有疑问,拨打平台官方客服电话(从官网找,别信短信里写的)。
最后送大家一句我常对客户说的话:
“征信很重要,但比征信更重要的,是你脑子清醒。”
守住钱包的第一道防线,不是密码,而是警惕心。
本文由资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内容结合实务案例与法律依据,旨在提升公众防诈意识,如遇类似情况,建议及时保留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可能是骗局,也可能是真坑,教你一眼识破,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尊敬的用户,您在某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移交法务部门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