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被短信说贷款诈骗?别慌,三步教你冷静应对!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信用卡或网贷还差几天到期,正打算筹钱还款,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您已涉嫌贷款诈骗,请立即联系XX警官处理,否则将依法追责!” 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我是不是真的犯...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可能被起诉!”那一刻,心跳瞬间加速,脑子里一片空白:我什么时候贷过款?怎么就逾期了?会不会是诈骗?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一名处理过上百起借贷纠纷的执业律师,我告诉你:收到这类短信,第一反应不该是恐慌,而是冷静核查,今天我就用大白话,带你一步步拆解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现在电信诈骗花样百出,冒充银行、网贷平台发催款短信太常见了,所以第一条铁律就是:不轻信、不转账、不点击链接。
你可以这么做:
我有个客户,收到一条“某安普惠”的逾期短信,吓得差点去借钱还款,后来我们一查,他根本没在那平台申请过贷款,最后报警发现是有人盗用他的身份信息注册了账户,这就是典型的“被贷款”。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贷款,最直接的办法是查个人征信报告。
打开“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或通过各大银行APP的“征信查询”功能,免费拉一份报告,重点看这几项:
如果征信上真有这笔贷款,但你没办过,那就是身份被盗用了,得立刻走下一步。
这种情况法律上叫“冒名借贷”,你完全不用承担责任,但你得主动出击:
谁主张谁举证,平台说你贷了款,就得拿出你签字、刷脸、打款的完整证据链,缺一个环节,他们的主张就不成立。
有些人确实借过网贷,换了手机号、卸了APP,结果忘了还款,这种情况下,逾期是事实,但也不是世界末日。
你可以:
特别提醒:不要失联!很多案子从“民事纠纷”变成“涉嫌诈骗”,就是因为借款人彻底失联,被平台认为有“非法占有目的”。
现在人脸、指纹、身份证信息泄露太容易了,建议你: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李女士突然收到多家平台催款短信,总金额近30万,她吓坏了,说自己从来没借过钱,我们第一时间查了她的征信,发现有4笔网贷,全部显示“逾期”。
我们调取了贷款记录,发现所有“人脸识别”视频都非常模糊,且是在凌晨操作,更关键的是,借款银行卡都不是她本人名下的,我们向平台发函质疑,并带着报案材料去交涉。
两家平台承认审核不严,撤销了债务;另外两家被我们起诉,法院判决:因未履行审慎审查义务,平台自行承担损失,李女士不仅没赔钱,还拿到了精神损害赔偿。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只要程序不合规,再大的催收压力,也不代表你一定欠钱。
收到“贷款严重逾期”的催款短信,真正的危险不是债务本身,而是你的慌乱反应,很多人因为害怕,稀里糊涂点了链接、转了钱,反而落入骗局。
记住这五个字:查、证、问、报、护——查短信真伪,证贷款是否存在,问官方渠道,报公安机关,护个人信息。
法律永远站在讲理的一方,只要你冷静应对、依法维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麻烦。
你不是孤军奋战,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