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短信突然说你逾期了?先别慌,搞清这3件事比还款更关键!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问我:“律师,我明明按时还了,怎么手机突然收到‘众信金融’发来的逾期提醒短信?还说要上报征信、催收上门,吓死人了!”——别急,这种情况现在太常见了,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当你收到“贷款...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瞬间——手机“叮”一声,低头一看,一条短信冷冰冰地躺在屏幕上:“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
那一刻,心跳漏了一拍,明明记得自己按时还了啊?还是最近太忙忘了某笔账?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念头:是不是诈骗?会不会被起诉?征信是不是已经黑了?
别急,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条短信乱了阵脚,结果白白损失时间、金钱,甚至影响了正常生活,我就用大白话,带你一步步拆解这个“逾期警报”,教你如何冷静应对、有效反击。
第一步永远是——核实真伪,现在仿冒金融机构发短信的骗局太多了。
看看这几个细节:
建议:直接打该机构官方客服电话(别信短信里的号码),查账户状态,真逾期会有记录,假的立马露馅。
有时候不是不还,而是“你以为你还了”。
我有个客户就是这样,每月15号自动扣款,那月卡里钱够,但银行系统升级,扣款失败,平台没通知,直接上了逾期名单,等他发现时,已经过了30天,征信报告上赫然写着“M3”(即逾期90天内),后来我们调取了银行流水和系统日志,证明非主观恶意,才申请撤销不良记录。
别光看短信,要查证据链:还款记录、银行流水、APP还款截图、客服沟通记录,一个都不能少。
一旦确认是真的逾期,别干两件事:
一是装死不理会,二是情绪上头狂骂客服。
正确做法是:72小时内主动联系机构,说明情况,争取“补救窗口”。
很多机构对首次轻微逾期有“宽容机制”,尤其是你过往信用良好,这次是因为特殊原因(如生病、失业、系统问题),完全可以申请:
态度要诚恳,证据要齐全,别光说“我没钱”,要说“我遇到了什么困难,但我有还款意愿和能力,请求宽限”。
一旦逾期,催收电话可能接踵而至,但你要知道:
去年有个案子,当事人逾期两个月,催收天天打他母亲电话,说“再不还钱就去你家烧房子”,我们收集录音、通话记录,反告对方侵犯隐私权和人格权,最后不仅免了罚息,还获赔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
遇到骚扰,全程录音,保存证据,该举报就举报。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你有权对不实征信记录提出异议。
流程很简单:
我经手过不少案例,很多人以为征信一旦污点就洗不掉,其实只要证据确凿,90%以上都能成功更正。
张女士是一名小学老师,某天收到某网贷平台短信:“您贷款逾期90天,请立即还款,否则将起诉。”
她一头雾水,根本没借过这笔钱,但她没当回事,觉得“我又没借,怕什么”。
结果半年后,她申请房贷被拒,查征信才发现名下多了一笔2万元贷款,逾期记录长达6个月,更糟的是,因涉嫌“骗贷”,教育局启动师德审查。
我们介入后发现:原来是有人用她的身份证信息做了“冒名贷款”,我们立刻向警方报案,同时向平台发律师函,要求停止催收、删除不良记录,平台承认审核漏洞,撤销全部债务,并书面道歉。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即使不是你欠的钱,只要名字在征信上,你就得负责澄清,沉默=默认。
一条“严重逾期”短信,可能是提醒,也可能是陷阱。
面对它,不怕、不慌、不拖是三大原则。
先辨真假,再查原因,主动沟通,保留证据,必要时果断维权。
信用是你在这个社会的“隐形身份证”,毁掉它只要一瞬间,修复它却要几年。
但请记住: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只要你愿意站出来,真相就有机会被听见,错误也能被纠正。
下次再收到这种短信,别急着删,也别吓得睡不着。
深呼吸,拿起笔,开始收集证据——你的反击,从这一刻开始。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瞬间——手机“叮”一声,低头一看,一条短信冷冰冰地躺在屏幕上:“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