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收到法院立案通知,是真的还是催收套路?
“您的网贷逾期已进入法律程序,即将向法院提交立案材料……” 收到这样的短信或电话,很多负债人第一反应是恐慌:网贷逾期真的会马上被起诉吗?还是催收的施压手段? 我们就从法律角度为大家拆解真相。...
生活中,手头紧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接触到网贷,借的时候挺方便,但万一遇上还不上的情况,那催收电话、短信就可能接踵而至,甚至有些催收会撂下一句:“你等着,我们已经起诉你了,法院马上立案!” 这话一出来,谁听了心里不咯噔一下?“立案”这两个字,分量可不轻,到底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被网贷平台起诉立案了呢?别自己瞎琢磨,也别被催收的话给唬住了,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掰扯清楚。
大家一定要明白一个关键点:法院立案,是有严格程序的,不是催收一句话就能“立”的。
很多朋友会收到这样的短信,【xx法院】某某某,你因涉嫌网贷诈骗一案,已正式立案,案号XXX,将于X月X日开庭,请携带身份证件到庭,否则将缺席判决并申请强制执行……” 或者接到自称“法院”、“律师”的电话,说你被起诉了。
先别急着慌!这些信息,十有八九是催收的手段,真正的法院立案通知,可不是这么随意的。
怎么才算真正被起诉立案了?官方通知是关键!
如果你真的被网贷平台起诉到法院,并且法院已经立案受理了,那么你会收到来自法院的正式法律文书,这些文书通常包括:
这些文书是怎么送到你手上的呢?
划重点:只有收到法院邮寄的、盖着鲜红法院公章的纸质文书,或者通过官方渠道验证过的电子文书,才算数!那些短信里一个链接点开就是“通缉令”、“逮捕令”的,或者电话里含糊其辞让你打某个“办案电话”的,99.9%都是假的!
我自己能查吗?当然可以!
如果你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除了等法院通知,你也可以主动去查询:
以案说法:小明的“被立案”惊魂记
小明因为疫情影响,几个网贷逾期了,某天,他收到一条短信:“【XX金融】小明,你的贷款严重逾期,我司已向XX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你提起诉讼,案号(2023)X中法民初字第XXXX号,法院已受理立案,限你24小时内联系XXX协商,否则将冻结你名下所有资产,并追究刑事责任!”
小明一看就慌了,“中级人民法院”、“案号”、“冻结资产”、“刑事责任”,一个个词都像炸雷,他赶紧上网搜那个案号,什么都搜不到,然后他想起我之前说的,就冷静下来,没理会那个XXX的电话,而是直接拨打了短信里提到的“XX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官方电话(通过114或法院官网查到的)。
法院工作人员听了他的情况,让他报了身份证号,一查,告诉他:“先生,我们法院近期没有你作为被告的民间借贷或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立案信息,你收到的可能是诈骗或虚假催收信息,请谨慎辨别。”
小明这才松了一口气,后来他了解到,很多催收为了逼债,会伪造法院信息,甚至编造案号。
法条链接:法院立案,法律怎么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这条啥意思呢?简单说,法院一旦立案,在5天内就得把原告的起诉状副本发给你,让你知道谁告你了,告你啥了,这是法律规定的程序,跑不了的,没收到这个,说破天也别信已经立案了。
还有关于送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也有专门章节规定,强调送达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不是随随便便发个短信就完事的。
律师总结:遇事不慌,擦亮眼睛,依法应对
当你担心“被网贷起诉立案了吗?”的时候,请记住以下几点:
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催收话术给忽悠了,真要到了法院那一步,积极应诉,把事情说清楚,总比自己在家瞎猜、惶惶不可终日强,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咱们下期再见!
一、 收到立案通知短信/电话,就真的立案了?,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生活中,手头紧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接触到网贷,借的时候挺方便,但万一遇上还不上的情况,那催收电话、短信就可能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