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2400元被起诉?别慌!律师教你这样应对
最近有位朋友跟我诉苦,说自己之前手头紧,在网上借了一笔网贷,本金加上利息什么的,总共也就2400来块钱,后来因为一些变故,没能及时还上,结果前几天竟然收到了法院的传票,说是被网贷平台起诉了,他吓坏了,...
最近啊,我这边接到一个咨询,挺让人揪心的,一个高三的小姑娘,花一样的年纪,本该埋头冲刺高考,却因为之前一时糊涂碰了网贷,现在逾期了,收到了所谓的“律师函”,说要起诉她,吓得饭都吃不下,学也学不进去,整个人都快崩溃了。
我特别能理解她现在的感受,毕竟还是个孩子,没经历过这些事儿,突然面对“起诉”这么严重的字眼,不害怕才怪,很多同学可能会说,高三了,怎么还去碰网贷呢?唉,有的可能是为了买最新款的手机、漂亮的衣服,想在同学面前“有面子”;有的可能是被所谓的“低利息、秒到账”广告迷惑,一时冲动就借了,可不管什么原因,事情发生了,咱们就得想办法解决,光害怕是没用的。
遇到这种情况,作为学生,到底该怎么办呢?别着急,听我给你捋捋。
第一,先冷静!别自己吓自己,也别轻易相信催收的“狠话”。很多催收为了让你尽快还钱,会用各种吓人的手段,比如电话轰炸、短信威胁,甚至P图、说要上门、要告诉你学校和家长,这些很多都是催收的套路,目的就是给你施加压力,你要知道,真的起诉到法院,是有法定程序的,不是催收说起诉就起诉的。
第二,赶紧告诉家长!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我知道,很多同学不敢告诉家长,怕被骂、怕失望,但你要明白,你现在还是个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遇到这种债务问题,最能帮你的、也是最不会害你的,就是你的父母,他们或许会生气,但最终一定会和你一起面对,瞒着掖着,只会让小问题拖成大麻烦,利息越滚越高,到时候更难收拾。
第三,核实情况,辨别真假。收到“律师函”或者催收短信、电话,先别急着慌。
第四,收集证据,为自己争取主动权。把你借款的APP截图、借款合同(如果有的话)、转账记录、还款记录、和催收人员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注意,录音要在对方知情或者公共场合进行,别侵犯隐私)都保存好,这些都是重要的证据,万一真的走到诉讼程序,或者需要和平台协商,都用得上。
第五,主动沟通,尝试协商。在家长的陪同下(这点非常重要!),可以尝试联系网贷平台(注意辨别是不是官方客服,别被假客服骗了),说明自己是学生,目前没有偿还能力,表达愿意还款的意愿,但希望能够协商延期还款、减免利息或者只还本金,态度要诚恳,但也要守住底线,不合理的高利息和费用坚决不能认。
以案说法:
小明(化名)是一名高三学生,看到同学都用新款手机,自己也想买,但零花钱不够,他看到网上一则“无抵押、秒到账”的网贷广告,就借了5000元,实际到账只有3500元(砍头息1500元),约定月息5%,小明想着很快就能还上,结果越滚越多,几个月下来,欠款变成了2万多,催收电话打到了学校,甚至威胁要告诉他父母和老师,小明吓得不敢去学校。 后来,小明终于鼓起勇气告诉了父母,父母带着小明来咨询律师,律师分析后发现,该网贷平台的利息远超法定上限,且存在砍头息,在律师的协助下,小明家长首先与平台进行了沟通,明确指出其违法之处,并表示愿意偿还合理的本金和利息,也向相关金融监管部门进行了投诉,经过协商,小明一家只需偿还实际到账的3500元本金,并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了少量利息,事情得以解决,小明也得以安心回到学校备战高考。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遇到网贷纠纷,一定要告诉家长,寻求专业帮助,不要自己扛着,对于违法的高利息和不合理费用,我们是有权拒绝支付的。
相关法条链接(具体条文可以自行搜索查阅):
律师总结:
同学们,高考是人生中的重要节点,这个时候应该全力以赴去冲刺,而不是被网贷的烦心事拖累,青春期的我们爱漂亮、爱攀比,这都能理解,但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要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量入为出”。
如果真的不小心踩了网贷的坑,并且逾期了,甚至收到了所谓的“起诉”通知,第一时间告诉家长!第一时间告诉家长!第一时间告诉家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不要因为害怕责骂而选择隐瞒,父母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要保持冷静,学会辨别信息的真假,保留好所有证据,必要时寻求法律帮助,国家是严厉打击“套路贷”和非法催收的,我们要用法律武器保护好自己。
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远离非法网贷,安心学习,不负韶华,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要让一时的糊涂,影响了美好的前程,有困难,多和家长、老师沟通,他们会帮助你的。
高三学妹网贷逾期要被起诉?别慌!律师教你这样应对!,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啊,我这边接到一个咨询,挺让人揪心的,一个高三的小姑娘,花一样的年纪,本该埋头冲刺高考,却因为之前一时糊涂...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