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群架致他人轻伤,会怎么判刑?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王律师,最近后台有朋友问,不小心参与了群架,把人打成了轻伤,心里慌得很,想知道这种情况会怎么判,今天我就掰开揉碎了给大家讲讲这个问题。 咱们得明白,“打群架”在法律上可不是简单...
生活中,咱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自己不出面,却在背后“撺掇”、“指使”别人去干坏事,比如打架斗殴,要是被教唆的人真动手把人打成了轻伤,那这个在背后“点火”的教唆犯,会受到什么处罚呢?这可不是简单一句“他没动手”就能免责的。
咱们得明白,什么是“教唆犯”,简单说,挑事的”、“煽风点火的”那个人,他自己可能没亲自上去打,但他通过劝说、利诱、威逼、收买,或者其他各种方法,故意让别人产生去打人的想法,并且最终导致了伤害结果的发生,这种情况下,教唆的人虽然没“亲自动手”,但他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咱们法律上叫“教唆犯”。
教唆别人把人打成轻伤,教唆犯怎么罚呢?
轻伤,在咱们国家法律里,对应的是“故意伤害罪”的基本犯,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法定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而教唆犯呢,他不是主打的,但也跑不了,法律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处罚,也就是说,要看这个教唆犯“功劳”多大。
教唆他人致人轻伤,教唆犯会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犯,一般会在“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个范围内量刑,并且因为他是教唆犯(通常是从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判多久,法官会根据教唆的手段、教唆的强度、造成的后果、以及教唆犯本人的认罪态度、有没有赔偿被害人等等因素来综合判断。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张三和李四因为一点小事吵起来了,张三心里咽不下这口气,但自己又不敢动手,就找到自己的“好兄弟”王五,跟王五说:“李四那家伙太嚣张了,你帮我去教训教训他,让他知道厉害,医药费我来出!” 还把李四的住址告诉了王五,又给了王五200块钱“辛苦费”,王五本来就有点冲动,被张三这么一撺掇,真的就去找李四,把李四打成了轻伤。
在这个案子里,王五是直接动手打人的,构成故意伤害罪(轻伤),是实行犯,而张三,他虽然没动手,但他教唆王五去打人,并且王五也确实实施了,还造成了轻伤的后果,所以张三就是教唆犯,也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犯,法院在判决的时候,王五作为主犯,可能会被判一年有期徒刑,而张三作为教唆犯,系从犯,可能就会被判得轻一些,比如判个拘役六个月,或者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这只是个大概的例子,具体判决要看案件细节。
法条链接:
律师总结:
所以说,千万别以为自己不动手就没事了,在旁边“敲边鼓”、“出坏主意”,教唆别人去打架斗殴,只要造成了轻伤以上的后果,一样要负刑事责任,这就叫“躲在幕后也难逃法网”。
教唆行为,看似只是“动动嘴皮子”,但其对社会秩序的危害和对他人人身安全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法律之所以要惩罚教唆犯,就是为了从源头上遏制犯罪的发生。
核心思想就是:教唆他人犯罪,与实行者同罪(构成共同犯罪),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通常是从犯)和具体情节(如是否教唆未成年人等)来决定最终的刑罚,一般会在故意伤害罪(轻伤)的基础刑上从轻或减轻处罚。
遇到这类事情,无论是自己可能涉及,还是身边有人遇到,最好的办法还是及时咨询专业的律师,了解清楚法律规定和自身的权利义务,积极配合处理,争取最好的结果,可别一时冲动,或者以为“使个坏点子”没事,到头来得不偿失。
教唆他人致人轻伤,教唆犯会怎么判刑?,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生活中,咱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自己不出面,却在背后“撺掇”、“指使”别人去干坏事,比如打架斗殴,要是被教唆的人...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