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用人单位什么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解析: 当用人单位出现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形时,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
用人单位扣发劳动者工资一般情况下不合法,但在特定法定情形下是合法的。
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应得的报酬,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通常而言,用人单位随意扣发劳动者工资的行为是不合法的,这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不过,存在一些法定情形,用人单位扣发工资是被允许的。其一,若劳动者因个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经济损失。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赔偿费用,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例如,劳动者因操作失误导致企业设备损坏,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企业有权按照规定扣除相应工资用于赔偿。
其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等,这是基于法律规定和相关政策要求,用人单位有义务进行代扣代缴。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等,用人单位也可依法扣发劳动者工资。
当用人单位扣发工资的行为不符合法定情形时,劳动者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扣发劳动者工资一般情况下不合法,但在特定法定情形下是合法的。 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