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短信玩失踪?钱就这么滚起来了?

金融债务1分钟前1

(原创文章内容)

大伙儿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事儿?手头紧,网贷不小心逾期了,心里正七上八下呢,结果左等右等,平时催款电话短信“狂轰滥炸”的平台,这次却异常“安静”,连个逾期提醒的短信都没给你发,哎,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网贷逾期,短信玩失踪?钱就这么滚起来了?

按理说,逾期了,平台第一时间发个短信提醒一下,告诉你“喂,兄弟/姐妹,你该还钱了,再不还就要产生罚息/影响征信了哦”,这既是提醒,也是平台履行告知义务的一部分,对吧?咱们心里也能早做打算。

可偏偏就有那么些时候,这短信它就“不翼而飞”了,这时候你可能会想:“是不是平台忘了?”“还是系统出bug了?”或者更让人琢磨不透的——“他们是不是故意的?”

如果平台真的是故意拖着不发通知,那这里面的“猫腻”可就值得咱们好好掂量掂量了。是不是想等利息、违约金多滚一会儿?等你发现的时候,可能逾期天数已经多了好几天,利息违约金也跟着“水涨船高”,这钱可就不是当初那个数了!想想都肉疼。

说到这儿,可能有朋友会问:“律师,那平台不发通知,逾期的利息和违约金就不算数了吗?”

别高兴太早!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逾期了肯定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利息和合法的违约金还是要给的。这并不代表平台就能“任性”地不履行通知义务。

咱们老百姓借钱,讲究一个明明白白,你借钱给我,我到期还钱,天经地义,但如果我不小心忘了,或者暂时还不上,你平台有义务及时提醒我,这不仅是合同的应有之义,从法律角度看,也涉及到当事人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如果平台故意不发逾期通知,导致咱们错过了最佳的还款时机,或者因为不知情而产生了本可以避免的额外费用,那平台这种“缺位”的行为,咱们就得好好跟它掰扯掰扯了!这不仅仅是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往深了说,可能还涉嫌侵犯咱们的合法权益。

所以啊,遇到网贷逾期,短信却迟迟不到的情况,咱们自己可得上点心:

  1. 赶紧自查:别光等短信,自己主动登录APP或者相关平台,看看具体的逾期情况,本金、利息、违约金都清清楚楚列出来了没有。
  2. 主动联系:第一时间给平台客服打电话,问清楚为啥没发通知?是系统问题还是人为疏忽?把逾期的钱赶紧还上,别让雪球越滚越大,通话的时候,最好留个心眼,把通话记录、聊天记录都保存好,万一以后有纠纷,这都是证据。
  3. 保留证据:所有跟平台的沟通记录、还款凭证、APP上的截图等等,都妥善保管。
  4. 提出异议:如果因为平台没有及时通知,导致你多付了不合理的费用,你完全可以跟平台交涉,要求他们给出合理解释,甚至减免这部分因为他们过失造成的额外费用。
  5. 投诉举报:如果平台态度恶劣,拒不沟通,或者你觉得他们就是故意“钓鱼”让你多交钱,那也别客气,可以向相关的金融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投诉举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及时核实、主动沟通是王道。咱们不能因为平台的“小失误”或者“小心机”,让自己背上更重的负担。


建议参考:

  1. 定期自查账户:养成定期查看网贷APP或相关账户的习惯,不要完全依赖短信通知,避免因通知不到位导致逾期。
  2. 开通还款提醒:如果平台有手动设置还款提醒的功能,务必设置好,或者在自己的日历、备忘录里记下还款日。
  3. 主动沟通并留存证据:一旦发现逾期或未收到通知,立即主动联系平台,明确告知情况并保留所有沟通证据(通话录音、聊天记录截图等)。
  4. 合理维权:若确认因平台未履行通知义务造成损失,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与平台协商,协商不成可向金融监管机构(如12378)、消费者协会(12315)等投诉。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律师解读:平台作为贷款方,在借款人发生逾期时,负有基于诚信原则的通知义务,提醒借款人及时还款,避免损失扩大。)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

    (律师解读:网贷合同多为格式合同,关于逾期通知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平台应尽到明确的提示和说明义务,若通知方式约定不明或平台未按约定方式通知,可能影响相关条款的效力或平台权利的行使。)

  3.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

    (律师解读:虽然此条主要规定不良信息保存期限,但也间接强调了信息主体对自身信用状况的知情权,平台报送逾期信息前,理论上应确保信息主体已知晓逾期事实。)

  4.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一条: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的,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在使用贷款时提出支付申请,并授权贷款人按合同约定方式支付贷款资金,贷款人应在贷款资金发放前审核借款人相关交易资料和凭证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条件,支付后做好有关细节的认定记录。

    (律师解读:此条虽主要针对贷款支付管理,但体现了贷款过程中,贷款人对贷款使用及风险状况的监控义务,及时通知逾期也属于风险监控和管理的一部分。)

  5.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 (律师解读:借款人作为接受金融服务的消费者,有权知悉其贷款的还款情况、逾期情况等真实信息,平台不发通知可能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 第十条: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 (律师解读:若平台故意不通知导致逾期费用增加,可能构成不公平交易。)
    • 第二十六条: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小编总结:

网贷逾期不是小事,但平台“该发的通知不发”同样让人闹心,咱们作为借款人,首先要对自己的债务负责,尽量避免逾期,但如果真的逾期了,平台也不能“缺位”,及时、有效的通知是他们应尽的义务。

遇到短信“失踪”的情况,千万别慌,也别自认倒霉,主动出击,查清事实,保留证据,必要时勇敢维权,才能不让自己的“钱袋子”因为这些不必要的麻烦而受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大家,明明白白消费,清清楚楚还款,遇到问题,用法律武器保护好自己!咱们都能远离“被逾期”的坑,借钱还钱,明明白白!

网贷逾期,短信玩失踪?钱就这么滚起来了?,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打非是什么意思?揭秘金融领域的扫黑风暴
« 上一篇6分钟前
网贷逾期会影响签证吗?怎么办才能避免签证被拒?
下一篇 »15秒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