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借钱不还玩失踪?茂名老赖躲猫猫,钱还能要回来吗?

金融债务35秒前1

哎,你说这年头交个朋友咋就这么难呢?前脚刚把几万块借出去,说是“兄弟急用周转一下”,后脚人就失联了——电话不接、微信拉黑、家里没人,连他爸妈都说“我们也找不着他”,这不是我在茂名办的案子,而是最近半个月里,我接到的第四个类似咨询,每次听到这种事,我心里都挺不是滋味:不是心疼那点钱,是气不过这种“熟人作案”式的失信行为。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他人都找不到了,我还能怎么办?”
别急,听我说完你就明白了——人找不到,不代表债就没了;对方耍赖,法律可不会跟着装瞎。

朋友借钱不还玩失踪?茂名老赖躲猫猫,钱还能要回来吗?


借钱不还≠拿不回钱,关键是你有没有“留证据”

我先说个大实话:在民间借贷纠纷里,最怕的不是对方没钱,而是你压根没留下任何能证明“确实借过钱”的东西,比如只有口头约定,转账记录还是用红包发的,备注写的是“生日快乐”,那对不起,打官司你也站不住脚。

但如果你做了这几件事,事情就好办多了:

  1. 有转账记录(银行流水、微信/支付宝转账截图),最好备注“借款”;
  2. 有聊天记录(明确提到金额、用途、还款时间);
  3. 有借条或欠条(哪怕手写的,签了名也行);
  4. 催款记录保留完整(短信、通话录音、微信语音等)。

这些加起来,就是你在法庭上的“弹药库”,哪怕他人跑了、房子卖了、手机换了,法院照样可以立案、判决,甚至强制执行


以案说法:茂名林某借6万不还,三年后被查封唯一住房

去年我们代理了一个案子,当事人姓陈,茂南区人,2021年,他借给老乡林某6万元应急,说是孩子看病,当时微信转了5万,现金给了1万,林某写了张借条,约定半年内还清。

结果半年过去,林某开始推脱:“最近手头紧”“下个月一定还”,再后来,电话打不通,微信被删,人直接搬离原住地,连单位也辞职了。

陈先生一开始觉得“算了,几千块请律师不值当”,拖了两年多才来找我们,我们调取了他的微信聊天记录、借条原件、银行流水,并通过社区和原单位查到了林某的新住址(原来他偷偷在电白买了套房)。

立案后,法院依法公告送达,缺席判决林某偿还本金+利息,随后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查封了他在电白的房产,虽然那是他名下唯一住房,但根据法律规定,只要超过当地人均居住面积,就可以拍卖清偿债务。

今年年初,房子被司法拍卖,陈先生拿回了全部本金和部分利息,林某被列入失信名单,高铁飞机坐不了,儿子考公务员政审也被影响。

你看,就算躲得再远,只要证据齐全,法律迟早会找到他。


法条链接:这些规定是你维权的“尚方宝剑”

  •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 《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可以公告送达,自公告之日起满三十日即视为送达。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
  •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其财产。

特别提醒一句:诉讼时效是三年,从你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之日起算,别像陈先生一样拖太久,否则可能丧失胜诉权!


别让善良变成别人践踏的理由

咱们中国人讲情义,愿意帮亲朋好友一把,这没错,但善良要有牙齿,否则就成了软弱的代名词。

遇到“茂名老赖”这类人,记住三句话:

  1. 不要怕麻烦,该留证据就得留——转账备注“借款”,聊天记录别删,借条尽量写清楚;
  2. 不要心软拖延,越早行动越有利——一旦发现对方有逃避迹象,立即启动法律程序;
  3. 不要以为人跑了就没辙——法院可以公告送达、缺席审判、强制执行,哪怕人在天涯海角,信用体系也能把他拽回来。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你不去主张,谁替你出头?

朋友借钱不还玩失踪?茂名老赖躲猫猫,钱还能要回来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被告都要请律师?为什么必须请,如何选择好律师?
« 上一篇1分钟前
收到逾期贷款催收立案函慌了神?别忙!律师教你这样应对!
下一篇 »19秒前
×
10
2025 11

朋友借钱不还玩失踪?茂名老赖躲猫猫,钱还能要回来吗?

哎,你说这年头交个朋友咋就这么难呢?前脚刚把几万块借出去,说是“兄弟急用周转一下”,后脚人就失联了——电话不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